耳眩晕
耳眩晕的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治疗目标是减少或控制眩晕反复发作,而不仅仅限于某一次眩晕症状的消除。应谨守“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原则,在不同的阶段采用不同的治法。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风邪外袭证

(1)如果出现眩晕较为严重的患者,可加用天麻、钩藤、白蒺藜等。

(2)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较为严重的患者,可加用半夏、竹茹等。

2、痰浊中阻证

(1)如果出现湿重的患者,可倍用半夏,加用泽泻等。

(2)如果出现痰火互结的患者,可加用黄芩、胆南星、黄连等。

(3)如果出现恶心呕吐较严重的患者,可加用竹茹等。

3、肝风内动证

(1)如果出现严重眩晕,偏于风盛的患者,可加用龙骨、牡蛎等。

(2)如果出现偏于火盛的患者,可加用龙胆草、丹皮等,或用龙胆泻肝汤。

4、脾气虚弱证

(1)如果出现血虚较明显的患者,可加用枸杞、何首乌、熟地、白芍等。

(2)如果出现以气虚为主、中气下陷的患者,可改用补中益气汤。

药物治疗

1、风邪外袭证

(1)方药:桑菊饮加减。

(2)常用中药:桑叶、菊花、薄荷、连翘、桔梗、杏仁、芦根、甘草、蔓荆子、蝉蜕。

(3)中成药:银翘片、小柴胡颗粒。

2、痰浊中阻证

(1)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

(2)常用中药:半夏、白术、天麻、茯苓、甘草、生姜、泽泻。

(3)中成药:半夏天麻丸。

3、肝风内动证

(1)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2)常用中药: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芩、栀子、牛膝、杜仲、桑寄生、益母草、茯神、夜交藤。

(3)中成药:全天麻胶囊。

4、阳虚水泛证

(1)方药:真武汤加减。

(2)常用中药:附子、生姜、茯苓、白术、白芍、附子。

(3)中成药:金匮肾气丸。

5、肾精亏损证

(1)方药:杞菊地黄丸加味。

(2)常用中药:熟地黄、山萸肉、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枸杞、菊花。

(3)中成药:杞菊地黄丸。

6、脾气虚弱证

(1)方药:归脾汤加减。

(2)常用中药:人参、黄芪、白术、当归、茯苓、远志、酸枣仁、木香、炙甘草。

(3)中成药:归脾丸、八珍丸。

手术治疗

1、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可选用内淋巴囊减压术或分流术、前庭神经切断术等。

2、如果听力已完全丧失而眩晕仍频繁发作,可考虑破坏性手术,如耳毒性药物前庭破坏术、迷路切除术等。

其他治疗

针灸疗法

1、体针

根据不同的病因病机,循经取穴,并根据病情虚实而采用不同的手法。主穴百会、头维、风池、风府、神门、内关。风邪外袭配合谷、外关;痰浊中阻配丰隆、中脘、解溪;肝风内动配行间、侠溪、肝俞;阳虚水泛配肾俞、命门;肾精亏虚配三阴交、关元、肾俞;脾气虚弱配足三里、脾俞、气海。实证用泻法,虚证用补法。

2、耳针

可选肾、肝、脾、内耳、神门、皮质下、交感等穴,每次取2-3穴,中强刺激,留针20-30分钟,每日1次,或用王不留行籽贴压刺激以上穴位。

3、头皮针

取双侧晕听区针刺,每日1次。

4、穴位注射

可选用合谷、太冲、内关、风池、翳风、足三里、丰隆等穴,每次取2-3穴,每穴注射黄芪注射液或丹参注射液0.5-1mL。隔日1次。

疾病相关 更多»
高血压眩晕怎么缓解

高血压眩晕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眼花、耳鸣等。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如心绞痛、心肌梗死、脑卒中等。下面是一些缓解方法建议。一、保持安静高血压眩晕时,患者应立即停止活动,保持安静,避免因活动而加重眩晕症状。可以坐下或躺下休息,同时放松心情,避免紧张和焦虑。二、测量血压高血压眩晕时,患者应立即测量血压,以确定血压是否升高。如果血压升高,应及时采取降压措施,如服用降压药物等。三、就医治疗高血压眩晕是一种严重的症状,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赵士超 主任医师
打完水光脸部有些痒,耳侧有红疹

水光注射是一种通过将透明质酸等物质注射到皮肤内层,以达到保湿和美白肌肤的效果的治疗方法。它通过提高皮肤内透明质酸的含量,使肌肤更加光滑和光亮。然而,尽管水光注射在美容界非常受欢迎,但有些人可能会出现不适反应,比如痒和红疹。首先,痒和红疹可能是因为注射过程中使用的药物或物质对皮肤产生了刺激。一些人对透明质酸等物质可能会产生过敏反应,导致皮肤局部瘙痒和红疹。此外,在注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微小的皮肤损伤,使皮肤更容易受到外界刺激,从而引起瘙痒和红疹

张江林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感冒
流行性感冒 小儿感冒 反复感冒 病毒性感冒 夏季感冒 急性鼻炎
咳嗽
肺结核 肺炎 肺癌 肺气肿 肺积水 肺脓肿
鼻塞
过敏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 慢性鼻窦炎 急性鼻炎 慢性单纯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