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本病中医治疗以宣肺止咳为主要原则,暴咳以祛邪为主;久咳以扶正为主,兼以祛邪。本病早发现、早治疗,疗效较好。
药物治疗
1、暴咳
(1)风寒束肺证
①方药:杏苏散合金沸草散加减。
②常用中药: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杏仁、苦桔梗、枳壳、橘皮、甘草、生姜、大枣。
(2)风热犯肺证
①方药:桑菊饮加减。
②常用中药:矮地茶、桑白皮、桑叶、菊花、桔梗、连翘、杏仁、甘草、薄荷、芦根、知母、石膏。
(3)燥邪犯肺证
①方药:桑杏汤加减。
②常用中药:桑叶、杏仁、沙参、象贝、香豉、栀皮、梨皮。
(4)风痰恋肺证
①方药:止嗽散加减。
②常用中药:陈皮、半夏、桔梗、荆芥、紫菀、百部、白前、陈皮、甘草。
(5)痰热壅肺证
①方药:清金化痰丸加减。
②常用中药:黄芩、栀子、桔梗、麦冬、桑白皮、贝母、知母、瓜蒌、橘红、茯苓、甘草。
(6)痰湿阻肺证
①方药:苍白二陈汤合三子养清汤加减。
②常用中药:苍术、白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紫苏子、白芥子、莱菔子。
2、久咳(肺脾气虚证)
(1)方药:六君子汤加减。
(2)常用中药:黄芪、款冬花、贝母、人参、白术、茯苓、甘草、陈皮、半夏。
手术治疗
一般不需手术治疗。
其他治疗
1、针灸疗法
(1)体针疗法
适用于暴咳的患者。主穴取天突、肺俞、定喘、合谷,配穴取尺泽、丰隆、膻中、上廉泉。每次取主、配穴各2个,痰多加丰隆;发热加大椎、曲池;咽痛加廉泉、合谷;胸闷加膻中,进行常规针刺治疗。
(2)耳针疗法
可取肺、气管、神门等耳穴,配枕、肾上腺、耳迷根等耳穴,进行耳针治疗。
2、西药治疗
咳嗽严重的患者,可用止咳化痰药缓解;发热较重的患者,可用复方氨基比林及抗菌素,必要时可进行输液治疗。
患者可以使用长效的受体阻滞剂搭配舒张支气管的药物和抗炎的药物,止咳化痰的药物进行治疗,平时还需要清淡饮食,多吃润肺的食物,如雪梨,冬瓜,西红柿,黄瓜,西瓜等,出门时尽量佩戴口罩,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避免去粉尘大的地方,避免去花粉过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