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热
湿热的诊断

相关检查

1、体格检查:主要包括望诊、闻诊、问诊以及切诊。其中望诊包括患者神、色、形、态的全身望诊,舌质、舌苔、排出物的局部望诊等。闻诊主要是听患者的声音、肠鸣等各种响声。问诊包括询问患者的饮食口味、二便情况等。切诊即进行脉诊,判断患者是否出现符合湿热的脉象。

2、实验室检查:必要时可进行便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肝肾功能检查等,以明确患者身体的基本情况,排除细菌或病毒感染等病因。

鉴别诊断

湿热一般需要与寒湿相鉴别。

相关解析
姜淑芳 副主任医师

中医科 济宁市中医院

脾胃湿热与肝胆湿热有什么区别

脾胃湿热和肝胆湿热的患者,在临床症状上有明显区别,具体如下:脾胃湿热的患者常见的症状,有肢体困重、便溏明显;肝胆湿热患者主要的症状,有口干口苦、大便干结等。此外,脾胃湿热患者有明显的脘腹胀痛症状,肝胆湿热患者肋胁胀痛表现明显。但是两者都是湿热之症,都比较容易出现腹胀、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患者要做到饮食清淡,禁食辛辣刺激性和寒凉食物,以免加重患者湿热症状。

观看语音
李敏 主任医师

针灸康复科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

如何判断湿热还是湿寒

湿热和湿寒的鉴别,主要从原因或者是体质,另外就是临床的表现来具体判定。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无论是湿寒还是湿热,在体内表现都是有湿邪侵袭的情况。这些湿邪在体内如果化之不去,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表现,有些人会转化成为湿热的情况,有些人会转化成为湿寒的情况。对于身体火气偏旺、饮食过于肥甘厚腻的人,容易湿邪进入体内蕴积在脾胃,而导致胃脘不适、口干、口苦、厌食、面黄、眼黄,甚至是全身低热、舌苔黄腻的情况,而出现的湿热的问题。对于体质比较虚弱或者虚寒的人,因为贪凉、贪冷饮、过食生冷的水果,导致寒湿之邪停滞在脾胃;或者是因为长期居住在潮湿、寒凉的地方,导致身体的阳气不足,寒湿困顿在体内,这表现为胃脘的胀闷、不思...

观看视频
疾病相关 更多»
湿热带下什么意思

湿热带下是中医病症名,指因湿热之邪侵袭下焦,导致女性阴道分泌物异常增多,色黄或黄绿、质黏稠、有臭味,常伴外阴瘙痒、小腹坠胀等症。中医认为,湿热带下多因脾虚运化失常生湿,或外感湿热之邪,湿热下注于肝经、任带二脉所致。其典型表现为带下量明显增多,色黄如脓或呈豆腐渣样、泡沫状,质地黏腻且有腥臭味,可伴有外阴灼热瘙痒、小便短赤、口苦咽干、舌苔黄腻等湿热征象。常见于现代医学的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等疾病,治疗多以清热利湿、止带止痒为原则,常用方剂如龙胆泻肝汤、易黄汤等,同时需注意个人卫生及饮食调理

黄汉超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胃病
慢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急性单纯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小儿胃炎
咳嗽
肺结核 肺炎 肺癌 肺气肿 肺积水 肺脓肿
虚证
肾阴虚 肺阴虚 阴虚火旺 肝肾阴虚 脾阴虚 胃阴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