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牙症
磨牙症的诊断

询问患者病史,比如发现磨牙的时间、白天是否自觉有咬牙动作等,最可靠的证据是患者或一起生活的人能直接观察到磨牙或咬牙的发生,此外通过患者牙齿磨损的情况、面部肌肉及关节的症状,结合辅助检查结果可以做出诊断。诊断过程中,还应与生理性牙齿磨耗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磨牙症的睡眠障碍国际分类(ICSD)诊断标准:

1、儿童和家长抱怨睡眠时磨牙或咬紧牙关。

2、有以下表现中的一或一个以上:

(1)牙齿异常磨损。

(2)与磨牙有关的声音。

(3)颌肌不适。

3、睡眠多导图有下列两个表现:

(1)睡眠时颌肌运动。

(2)没有相关的癫痫活动。

4、无其他全身性疾病或精神疾病(如睡眠有关的癫痫、睡眠异常运动)。

5、可有其他睡眠障碍(如同时发生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鉴别诊断

1、 肌阵挛、睡眠周期性肢体运动、头部运动或躯体运动

磨牙只是在颏肌记录到节律性肌电位,而胫骨前肌和其他部位肌肉则没有;尤其是在颏肌出现节律性肌肉电位,是与磨牙的声音同时出现,容易区分。

2、 全面性癫痫发作

意识丧失、茫然而视、肌肉强直抽动,而后肌肉弛缓,小便失禁;脑电图呈多棘-慢波、棘-慢波或尖-慢波。其特异性表现与磨牙很好区分。

3、 颞颌关节疾病

主要表现为下颌运动异常,张口异常,有不同程度的张口障碍与磨牙不难区分。

4、生理性牙齿磨耗

生理性的牙齿磨耗是在正常咀嚼食物的过程中因摩擦引起的,一般症状的程度与年龄增长有关。生理性牙齿磨耗不伴有夜间磨牙等症状,容易鉴别。

磨牙症的类型

1、磨牙型

常在夜间入睡之后磨牙,常为别人所听见而告之。

2、紧咬型

白天注意力集中时不自觉地将牙咬紧,但没有上下磨动。

3、混合型

兼有夜间磨牙和白昼紧咬牙的现象。

相关解析
唐加云 主任医师

口腔外科 鹤岗市人民医院

睡觉磨牙是缺乏什么还是什么疾病

十岁的孩子晚上睡觉爱磨牙有可能是因为缺钙导致的情况,也有可能是因为肚子里面有寄生虫出现的情况,身体内的其他微量元素缺乏也有可能会导致磨牙的情况发生。如果是口腔有炎症,也会出现磨牙的症状。建议给孩子做一个微量元素的检测,可以适当的补充一些钙质。如果是因为肚子里面的寄生虫出现的情况,可以通过使用驱虫类的药物驱虫。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磨牙棒几个月开始用

婴儿磨牙棒通常建议在6个月左右开始使用。这个时间节点与婴幼儿乳牙萌出的生理发育规律相吻合,能够有效缓解出牙期的不适症状。从婴幼儿生长发育角度来看,大多数婴儿在6-8个月开始萌出第一颗乳牙,此时牙龈会出现肿胀、发痒等不适感。磨牙棒的使用主要基于三个医学考量:首先,通过适度压力刺激可以促进牙龈血液循环;其次,咀嚼动作有助于乳牙顺利突破牙龈;最后,合适的硬度能够锻炼婴儿口腔肌肉发育。需选择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专用磨牙棒,材质应具备足够的硬度且不易碎裂,避免含有双酚A等有害物质

黄志权 主任医师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毛周角化症可以自愈吗

毛周角化症通常无法自愈,但症状可能随年龄增长或护理改善而减轻。毛周角化症是一种慢性毛囊角化性皮肤病,以毛囊口角化过度、形成针尖至粟粒大小的丘疹为特征,常见于上臂外侧、大腿前侧等部位,冬季症状加重,夏季缓解。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约50%-70%的患者存在家族史,基因突变导致皮肤细胞代谢异常,这种遗传倾向难以通过自身调节逆转。维生素A缺乏、内分泌紊乱、皮肤干燥及代谢障碍等因素可能加重病情。例如,维生素A缺乏会直接导致毛囊上皮角化异常,而干燥环境或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屏障,进一步刺激角质增生

胡云峰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