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停用相关药物,治疗原发病,改善内分泌功能,必要时手术或放射治疗。
一般治疗
应及时停用相关药物。如利血平、氯丙嗪、甲丙氨酯等引起的溢乳,一般在停药2-7个月后催乳素降至正常,月经恢复,溢乳停止;口服避孕药后引起的乳溢症,在停药后常不能自愈,需要调整月经周期,如能恢复正常月经,溢乳也常渐渐消失。
药物治疗
1、甲状腺素由原发性甲状腺功能低下引起者应给甲状腺素代替性治疗,其溢乳随即消失,月经亦恢复。
2、溴隐亭用于治疗垂体腺瘤引起的和原因不明的乳溢症。停药后或妊娠结束后可有复发现象,再用药仍然有效。如在用药过程中发生妊娠,应立即停药,避免引起胎儿畸形。
3、左旋多巴对非垂体肿瘤引起者可选用左旋多巴,但停药后可复发。
4、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作用是增进卵巢功能,恢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生理功能。
5、氯米芬可全面恢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诱发排卵。
6、维生素B6可抑制催乳素分泌,可较长期应用,但尚末广泛采用。
手术治疗
当垂体肿瘤产生明显压迫及神经系统症状或药物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手术切除肿瘤。手术前短期服用溴隐亭能使垂体肿瘤缩小,术中出血减少,有助于提高疗效。
放化疗
适于下丘脑-垂体非功能性肿瘤,药物或手术治疗无效者。放射治疗显效慢,可能引起垂体功能低下、视神经损伤、诱发肿瘤等并发症,不主张单纯放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毛周角化症通常无法自愈,但症状可能随年龄增长或护理改善而减轻。毛周角化症是一种慢性毛囊角化性皮肤病,以毛囊口角化过度、形成针尖至粟粒大小的丘疹为特征,常见于上臂外侧、大腿前侧等部位,冬季症状加重,夏季缓解。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约50%-70%的患者存在家族史,基因突变导致皮肤细胞代谢异常,这种遗传倾向难以通过自身调节逆转。维生素A缺乏、内分泌紊乱、皮肤干燥及代谢障碍等因素可能加重病情。例如,维生素A缺乏会直接导致毛囊上皮角化异常,而干燥环境或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屏障,进一步刺激角质增生
癌胚抗原是一种人类胚胎抗原特性的酸性糖蛋白,也可作为细胞膜结构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