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癣菌疹的治疗目的是治疗原发病灶和缓解症状,医生会根据病因、临床症状、病理改变等情况,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一般治疗
1、饮食上应注意清淡,多以菜粥、面条汤等容易消化吸收的食物为佳。可多食新鲜的水果和蔬菜,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量。
2、有足癣者平常应注意足部的清洁卫生,应多穿透气和吸汗性能好的鞋袜,注意保持足部的干燥、透气,防止足癣致病菌滋生。做到一人一盆一毛巾,避免混穿鞋子。
3、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及充足睡眠。
药物治疗
1、抗真菌药物
一般对于原发灶,严重或泛发者,可考虑全身应用抗真菌药物,如特比萘芬、氟康唑、伊曲康唑等内服,但用量不必过大,疗程也不宜太长。
2、抗组胺类药物
针对其发病机理为变态反应,可口服药物,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等。
3、皮质类固醇
用于周身皮疹较重时,可短期少量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如静点泼尼松、地塞米松,病情控制后可迅速减量乃至停药。
4、抗生素
若原发灶合并感染,可静点红霉素,也可口服无过敏史的抗生素如罗红霉素、氧氟沙星等。
5、外用药物
(1)安抚保护剂:急性皮炎渗出时可湿敷,如炉甘石洗剂、1:20醋酸铝溶液等。
(2)抗真菌药膏:原发癣病灶干燥后可用抗真菌剂如联苯苄唑、咪康唑等。
(3)皮质类固醇激素软膏:外用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减少渗出和细胞浸润,具有抗炎、止痒、抗增生等良好作用。如卤米松软膏、丁酸氢化可的松等。
(4)抗生素软膏:可用于继发感染的皮损。如2%莫匹罗星、2%夫西地酸等。
玫瑰糠疹通常不算大病,属于自限性炎症性皮肤病,多数患者病情较轻且预后良好。该病以躯干和四肢近端出现覆有糠状鳞屑的玫瑰色斑疹或斑丘疹为特征,常伴轻度至中度瘙痒,但一般不会对重要器官功能或系统健康造成实质性损害。玫瑰糠疹的病程具有自限性,多数患者在发病后四至八周内可自行消退,且痊愈后通常不会遗留明显瘢痕或后遗症。其病因尚不完全明确,可能与病毒感染、免疫功能异常或药物因素相关,但并非由严重系统性疾病直接引发
假丝酵母菌阴炎一般不会自愈,该病由真菌过度繁殖引发,需规范抗真菌治疗才能清除病原体,否则易反复发作或加重。假丝酵母菌是阴道内正常菌群之一,但当免疫力下降、阴道环境改变时,真菌会大量繁殖并转化为菌丝态,破坏阴道黏膜屏障。此时单纯依靠阴道自净功能无法抑制真菌生长,且菌丝可深入黏膜下层,导致症状持续或加重。部分患者可能因症状暂时缓解误以为自愈,实则真菌处于潜伏状态,一旦条件适宜会再次活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