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疮
风热疮的诊断

医生通常需要根据患者躯干、四肢近端出现淡红色斑片,长轴常与皮纹方向一致,表面有糠状脱屑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的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现在医学的辅助检查则可诊断。此外需要与圆癣、紫白癜风、白疕加以鉴别。

诊断依据

1、皮损大多先在躯干或四肢局部出现一个较大的圆形或椭圆形红色或黄红色鳞屑斑,称为母斑。母斑出现数日后,在躯干及四肢出现多数同样大小的红斑,呈横列椭圆形,长轴与皮纹走行一致,中心有细微皱纹,界清,边缘不整,表面有少量细糠状鳞屑,多数孤立存在。自觉痒甚,一般无全身不适。

2、好发于胸背(尤其胸部两侧)、腹部、四肢近端。颜面及小腿一般不发生。

3、皮损成批出现,颜色常不一致,色鲜红、褐黄或灰色不等。

4、好发于青壮年,春秋常见。

鉴别诊断

1、圆癣

皮损数目少,呈环形。中心有自愈倾向,周边有丘疹、水疱。真菌检查阳性。

2、紫白癜风

多发于胸背、颈侧、肩胛等处,皮损为黄豆到蚕豆大小的斑片,微微发亮,先淡红或赤紫,将愈时呈灰白色斑片。—般无自觉症状,或有轻度瘙痒。真菌检查阳性。

3、白疕

皮损为大小不等的红色斑片,其上覆有较厚的银白色鳞屑,搔抓后有露水珠样点状出血;病程较长,易在冬季复发。

风热疮的类型

1、风热蕴肤

主要表现为发病急骤、皮损呈圆形或椭圆形淡红色斑片、中心有细微皱纹、表面有少量糠秕状鳞屑;伴心烦口渴、大便干、尿微黄;舌红、苔白或薄黄,脉浮数。

2、风热血燥

主要表现为皮疹为鲜红或紫红色斑片、鳞屑较多、皮损范围大、剧烈瘙痒,伴有抓痕、血痂等;舌红、苔少,脉弦数。

疾病相关 更多»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是风寒还是风热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主要用于治疗风热感冒,不适用于风寒感冒。该药物含有麻黄、苦杏仁、生石膏、金银花等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可缓解风热感冒引起的发热、咳嗽、咯痰、喘息等症状。风寒感冒与风热感冒的病因和症状有明显区别。风寒感冒由外感风寒之邪引起,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鼻塞流涕、咳嗽痰稀白等症状;而风热感冒由外感风热之邪引起,表现为发热重、恶寒轻、鼻塞流涕、咳嗽痰黄稠等症状

汪园园 副主任医师
保和丸治胃寒还是胃热

保和丸主要用于治疗胃热相关病症,其功效以消食、导滞主,对胃热引起的食积停滞较为适用,而胃寒者一般不建议使用。保和丸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等中药组成,其中山楂消肉食积滞,神曲化酒食陈腐之积,半夏和胃降逆,配合连翘清热散结,整体药性偏凉,适用于饮食不节导致的胃热食积,常见症状如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口臭、大便酸臭或便秘等。胃寒者多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食生冷后加重,此时若服用保和丸,其寒凉药性可能加重脾胃虚寒症状。因此,用药需辨证区分胃热与胃寒,对症使用才能起效

汪园园 副主任医师
感冒灵颗粒是风寒还是风热

感冒灵颗粒既非专治风寒感冒,也非专治风热感冒,而是适用于风热感冒或风寒感冒化热阶段,需根据具体症状判断是否适用。感冒灵颗粒是中西药结合的复方制剂,其成分设计决定了其适用范围。从中医理论看,其含有的野菊花、金盏银盘等中药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疏散风热的作用,更偏向于治疗风热感冒;而西药成分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则主要针对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鼻塞等症状进行缓解,不区分风寒或风热。因此,感冒灵颗粒更适用于风热感冒的典型症状,如发热重、咽痛、流黄鼻涕等

黄汉超 主任医师
鼻流清涕是风寒还是风热

鼻流清涕多见于风寒感冒。中医认为,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表,肺气失宣,津液凝滞,导致鼻窍不通,出现流清涕症状,同时常伴有怕冷、轻度发热、头痛、无汗等表现。不过,鼻流清涕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需综合判断。风寒感冒初期,人体卫阳被遏,正邪交争,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此时,鼻腔黏膜受风寒刺激,分泌物增多且质地清稀,像清水一样。治疗上以辛温解表为主,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等中成药,或饮用生姜红糖水,帮助驱散体内风寒之邪。但鼻流清涕并非风寒感冒所特有

杨海弟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皮肤病
带状疱疹 毛囊炎 尖锐湿疣 手足口病 水痘 风疹
黑癣 叠瓦癣 癣菌疹 毛癣 脓癣 明癣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