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热疮
风热疮的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治疗的目的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针对风热蕴肤证的疏风清热、解毒止痒法和针对血热风燥证的清热凉血、养血润燥法是临床治疗风热疮的主要治法治则。此外,对久病不愈者,还需考虑从健脾化湿、滋阴润燥的角度辨证施治。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风热蕴肤

(1)咽喉疼痛的患者,可酌情加用板蓝根、山豆根、桔梗。

(2)头痛的患者,可加用桑叶、菊花。

(3)瘙痒剧烈的患者,可加用地肤子、白鲜皮、乌梢蛇。

2、风热血燥

(1)伴外感发热的患者,可加用金银花、连翘。

(2)大便秘结的患者,可加用生大黃、枳壳。

(3)病程长,皮肤干燥,皮屑较多的患者,可加用石斛、鸡血藤、何首乌。

(4)病程迁延,伴口干却不想喝水、腹胀的患者,可加用萆蘚、土茯苓、薏苡仁等。

药物治疗

1、风热蕴肤

(1)方药:消风散加减。

(2)常用中药:荆芥、防风、当归、生地黄、苦参、苍术、蝉蜕、火麻仁、牛蒡子、知母、石膏、木通。

(3)中成药:防风通圣丸、消风止痒颗粒、金蝉止痒胶囊、花藤子颗粒、肤痒颗粒、荨麻疹丸、玉屏风颗粒、蓝芩口服液。

2、风热血燥

(1)方药:凉血消风散加减。

(2)常用中药:生地黄、当归、荆芥、蝉衣、苦参、白蒺藜、知母、生石膏、生甘草。

(3)中成药:一清胶囊、复方青黛胶囊、百癣夏塔热胶囊、黄柏胶囊、板蓝根颗粒。

其他治疗

1、外治疗法

(1)皮损早期可以用三黄洗剂外搽,中后期外涂黄连膏。

(2)外用中药以清热祛湿、凉血消风为主。清热除湿类常用的药物有黄柏、苦参、蛇床子等,凉血消风类常用的药物有紫草、大青叶、刺蒺藜、地肤子、野菊花等。外治方法主要为中药涂擦、中药熏蒸等。对减轻症状、缩短病程有一定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出现红斑、瘙痒等过敏反应要及时停用。

2、针刺疗法

可用毫针针刺取穴合谷、曲池、大椎、风池、血海、足三里等穴,皮疹红色用泻法,皮疹色淡用补法,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3、西医治疗

西医治疗瘙痒明显者可口服抗组胺药物,外用炉甘石洗剂等止痒药物;UVB照射可明显缩短病程。

疾病相关 更多»
怀孕可以喝热可可吗

怀孕期间适量饮用热可可是可以的,但要注意控制咖啡因摄入量,并避免摄入过多的糖分和添加剂。热可可是一种由可可粉和热牛奶或水混合而成的饮品。可可粉富含抗氧化剂和矿物质,如镁和铁,有助于补充孕期妇女的营养需求。此外,深色巧克力中所含的可可成分还被认为有助于改善心脏健康和情绪状态。然而,怀孕期间饮食需谨慎,包括饮用热可可。尽管热可可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但其中也含有咖啡因。咖啡因是一种刺激性物质,可能会增加流产的风险,影响胎儿的发育或出生体重。因此,专家普遍建议孕妇限制咖啡因的摄入量

江燕萍 主任医师
天热人突然瘦了

天热的时候,人体会因为出汗而失去大量的体液,这可能会导致体重出现短暂的下降。事实上,出汗并不会减少体脂肪,而只是暂时去除了体内的水分。当天气炎热时,人们会出汗来调节体温,这导致了体重的暂时下降。在炎热的环境下,人们体内的水分流失会更快。但是一旦重新摄入水分,体重就会迅速回升。因此,炎热天气下的体重下降并不代表身体的脂肪含量减少。而是因为暂时失去了体内的水分,使得看起来瘦了一些。在炎热的天气中,应当及时补充水分,以避免脱水的危险。脱水会导致头晕、乏力、恶心、以及心脏和肾脏等器官的损害

于永超 主治医师
颈动脉斑块身体左边凉右边热怎么回事

身体左边凉右边热的感觉可能与颈动脉斑块有关,但也可能是其他原因引起的。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1.颈动脉狭窄:如果颈动脉斑块导致左侧颈动脉狭窄,可能会减少左侧脑部的血液供应。这可能会影响左侧身体的感觉和温度调节,导致左边感觉凉。2.神经问题:神经系统的问题也可能导致身体一侧感觉异常。例如,颈椎病、神经炎或神经损伤可能影响感觉神经的传导,导致左边凉右边热的感觉。3.血液循环问题:除了颈动脉问题外,其他部位的血液循环问题也可能导致身体一侧温度异常

赵士超 主任医师
什么是产后风

产后风,也称为产褥风,是指产妇在分娩后因受凉或营养不良引起的一种疾病。产后风是一种针对女性特有的病症,通常发生在产后的第三至七天。产后风的主要症状包括发热、头痛、体温升高、心烦不安、胸胁痛,甚至出现乳汁减少等。产妇在产后要做好保暖工作,避免受凉,保证充足的营养,多食用有益于产妇健康的食物,注意休息,不要过度劳累。产后风是由于产妇在分娩后身体虚弱,此时的抵抗力相对较低,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也相对较弱,所以很容易受风感冒或者受凉造成产后风

江燕萍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皮肤病
带状疱疹 毛囊炎 尖锐湿疣 手足口病 水痘 风疹
黑癣 叠瓦癣 癣菌疹 毛癣 脓癣 明癣
寄生虫病
蛲虫病 包虫病 蛔虫病 钩虫病 绦虫病 肝吸虫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