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本病目前尚无有效疗法,轻者一般不需要治疗,严重者可以治疗多汗。对于假汗症患者应避免接触着色物质。药物因素引起的色汗症患者在停用药物后,色汗即可自然消失。疾病所致的色汗症患者,应积极治疗原发疾病。
一般治疗
1、注意清洗患处,勤换衣物,并选择吸汗透气的衣物,以保持局部皮肤干燥。
2、伴有腋臭的患者,可以将腋毛刮去,以减少局部寄生菌的数量。
药物治疗
1、内服药治疗
(1)精神因素所致的多汗,可以根据精神因素持续时间的长短,选择时效不同的镇静剂。
(2)大剂量抗胆碱能药物可以抑制汗液分泌,但有口干等难以忍受的不良反应。
2、外用药治疗
局限性多汗症可选用外用药局部治疗,如20%-25%氯化铝溶液、0.5%醋酸铝溶液、3%-5%甲醛溶液、5%明矾溶液、5%鞣酸溶液等。具体用法用量请遵医嘱。
3、肉毒杆菌A毒素局部注射
可用于治疗掌、跖及腋部多汗症。一般注射后5-7天,止汗明显,平均可维持9-12个月。
物理治疗
局部外用治疗失败者,可以选用物理疗法治疗。如无创性自来水离子电泳疗法,但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不可使用此疗法。浅层X线照射也可以抑制汗液的分泌,但仅适用于其他治疗失败的严重的掌跖多汗症患者。
汗疱疹的自愈时间因人而异,多数患者2至3周可自愈,但病情严重程度、个体免疫力及是否接触诱发因素均会影响具体时间。若症状较轻,仅表现为少量水疱,无严重瘙痒或脱皮,且患者免疫力较强,能主动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保持皮肤干爽,通常2至3周内水疱会逐渐干涸、脱皮,皮肤恢复正常。但若病情较重,水疱密集、瘙痒剧烈,或伴有脱皮、疼痛,甚至继发感染,自愈时间会显著延长,可能超过数周。此外,汗疱疹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部分患者可能因长期精神紧张、接触过敏原或处于潮湿环境,导致病情迁延数年,甚至无法自愈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