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裂
腹裂的症状

患儿的腹部裂口绝大多数位于脐右侧,肠管脱出无囊膜残留物。脱出的肠管粗大、充血、水肿、肠袢相互粘连,有胶冻样物覆盖,肠管明显缩短。全身表现为低体温,可伴发其他畸形如先天性肠扭转,随着患儿哭闹、咽气,可使脱出的肠管增多、扩张、颜色变暗、甚至发生肠坏死。

典型症状

1、胃肠脱出

腹部裂口绝大多数位于脐右侧,纵向,长度通常小于4cm,胃肠经裂口突出腹腔外,胃、小肠和结肠壁水肿、增厚、肠袢粘连严重,可有胶冻样物质附着,有时可见胎粪色的纤维素假膜,肠管明显缩短,仅为正常肠管的1/4~1/3,管径粗大,为正常肠管的2~3倍。

2、低体温

该病多为早产儿,体温调节能力差,加之脱出的肠管暴露于体外,热量散发较快,可造成低体温。

3、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新生儿肠管脱出,体液迅速丢失,可导致水、电解质平衡失调。

伴随症状

本病可伴有先天性肠扭转和梅克尔憩室。

1、先天性肠扭转

表现为呕吐、消瘦、营养发育较差。

2、梅克尔憩室

梅克尔憩室无并发症时,无临床症状。当发生并发症时,可出现各种不同的症状。如肠梗阻、憩室出血等。病情发展

患儿出生时肠管外观正常,随着患儿哭闹、咽气,可使脱出的肠管增多、扩张、颜色变暗、甚至发生肠坏死。20分钟后表面形成一层纤维蛋白膜使肠管变厚难以辨认。

并发症

1、呼吸循环衰竭

本病是新生儿腹裂术后的主要并发症,也是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主要表现为呼吸或急速、或变慢、变浅且不规则,呼吸间歇,甚至停止。

2、短肠综合征

婴儿发生裸露肠袢的宫内肠缺血需要切除和初级吻合肠管或因肠坏死需临时肠造口,造成的肠管缩短引起短肠综合征,表现为营养不良、腹泻、乏力、少尿及脱水等症状。

疾病相关 更多»
骨裂尽量不要走动还是静养

骨裂患者应尽量避免走动,以静养为主,这是促进愈合、预防并发症的关键措施。骨裂虽属不完全性骨折,但骨骼连续性已受损,此时走动或过早活动会显著增加风险。负重或肌肉收缩可能导致骨折断端微动,进而引发疼痛加剧、肿胀加重,甚至造成骨折移位或二次损伤。若骨裂位于关节附近,不当活动还可能诱发关节僵硬,影响未来功能恢复。对于严重骨裂或粉碎性骨折,过早负重甚至可能引发延迟愈合、不愈合或畸形愈合等长期并发症。静养期间需严格遵循制动原则,通过石膏、支具或支具固定骨折部位,为骨骼修复提供稳定环境

吕海 主任医师
轻微骨裂17天的表现

轻微骨裂17天时可能处于骨痂初步形成期,典型表现包括疼痛减轻但仍有压痛、局部肿胀逐渐消退、活动受限改善但仍需保护、按压时存在异常活动感、皮肤可能出现淤青或色素沉着等现象。1、疼痛减轻但仍有压痛骨裂后17天,急性炎症期已过,疼痛程度较初期明显下降,但局部按压或轻微用力时仍会引发刺痛,提示骨折部位尚未完全愈合。2、肿胀逐渐消退但未完全消失软组织损伤引起的水肿在1-2周内达到高峰,第17天时肿胀范围缩小、皮肤紧绷感减轻,但可能残留轻度肿胀

陈镇秋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胃病
慢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急性单纯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小儿胃炎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
大便
黑便 果酱样大便 柏油便 大便灰白 恶臭便 大便色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