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裂
颅裂的诊断

诊断

医生根据体格检查,触诊可扪及颅骨缺损不难诊断。诊断过程中会建议做头部CT、头部MRI以清楚地显示颅裂的部位、大小、膨出的内容以及是否合并脑发育不全、脑积水等。医生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隐形脊柱裂、狭颅症、颅底陷入症等疾病。

鉴别诊断

1、脊柱裂

脊柱裂为棘突及椎板缺如,椎管向背侧开放。好发于腰骶部,也可出现局部肿块以及脊髓、神经受损表现。通过脊柱三维 CT可显示骨缺损的形式,MRI显示脊柱裂的细节,可与颅裂鉴别诊断。

2、狭颅症

狭颅症亦称颅缝早闭或颅缝骨化症。由于颅缝过早骨化,导致颅腔容积减小、形态异常,不能适应脑的正常发育,临床上以单个或多个颅骨骨缝早闭为特征。通过颅骨X线平片,可发现骨缝过早消失,代之以融合处骨密度增加,并有脑回压迹增多、鞍背变薄等颅内压增高征象,通过三维 CT可以多角度显示颅骨形态,皆可与与颅裂鉴别诊断。

3、颅底陷入症

颅底陷入症的主要特点是枕骨大孔周围的颅底骨结构向颅内陷入,枢椎齿状突高出正常水平,甚至突入枕骨大孔;枕骨大孔的前后径缩短和颅后窝狭小,因而使延髓受压和局部神经受牵拉。通过在X 线颅骨侧位片上,测量 Chamberlain 线(硬腭后缘与枕骨大孔后上缘连线,正常者枢椎齿突低于此线,若齿突高出此线3mm 以上,即为颅底陷入)等可与颅裂鉴别诊断。

颅裂的类型

1、按有无颅腔内容物膨出分为隐性颅裂、显性颅裂。

(1)隐性颅裂

只有颅骨缺损而无颅腔内容物的膨出。

(2)显性颅裂

又称囊性颅裂或囊性脑膜膨出,根据膨出物的内容可分为脑膜膨出、脑膨出、囊状脑膜脑膨出、囊状脑膨出。

①脑膜膨出:内容物为脑膜和脑脊液。

②脑膨出:内容物为脑膜和脑实质,不含脑脊液。

③囊状脑膜脑膨出:内容物为脑膜、脑实质和部分脑室,脑实质与脑膜之间有脑脊液。

④囊状脑膨出:内容物为脑膜、脑实质和部分脑室,但在脑实质和脑膜之间无脑脊液存在。

2、按部位可分为后颅裂、前颅裂。

(1)后颅裂

包括

相关解析
舒志强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科 马鞍山市人民医院

颅裂的诊断

颅裂是指颅骨的先天性缺损,多发于头颅的枕部,偶见于鼻根部和前颅窝底部。颅裂又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前者是只有简单的颅骨缺失,没有隆起的包块;后者却有隆起的包块,所以也称之为囊性颅裂。本病一般会表现为头痛、发热、眩晕等神经症状,主要治疗就是以手术治疗为主,另外还有多种诊断手段,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种:

1、观察体征诊断

如果出现颅裂的疾病可以通过身体出现的一些特征来判断病情。首先,婴儿在出生的时候就可以发现枕部中线或者鼻根部的膨出物有搏动的现象,表面是皮肤或者薄膜样结构覆盖的。孩子在哭闹的时候搏动张力会增加或者扩大,表明膨出物已经与颅内相通了。如果只是单纯的...

观看文章
疾病相关 更多»
颅咽管瘤在饮食上怎么调节

颅咽管瘤是一种罕见的颈部肿瘤,通常发生在颅咽管后壁。虽然颅咽管瘤通常是良性的,但它们的位置可能会对食物吞咽和呼吸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于患有颅咽管瘤的患者来说,饮食是一项重要的调节措施。首先,对于患有颅咽管瘤的患者来说,饮食应该尽量选择软食和易于吞咽的食物。比如烹饪蔬菜和水果,使其软化和切碎,避免食用较硬和难以咀嚼的食物。这样可以减少食物通过咽喉时对瘤体的摩擦和刺激,降低不适感和疼痛。另外,患有颅咽管瘤的患者要避免食用过热或过凉的食物,因为这些温度极端的食物可能会刺激颅咽管瘤,加重症状

潘琪 主任医师
血压正常颅压低怎么治疗

血压正常但颅压低,可能会导致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卧床休息:这是治疗颅压低的重要措施之一。患者应尽量卧床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或坐着,以减轻头痛等症状。-大量补液:通过静脉输注生理盐水或其他等渗液体,可以增加血容量,提高颅内压,缓解症状。-病因治疗:针对导致颅压低的病因进行治疗。例如,如果是脑脊液漏引起的,可能需要进行手术修补;如果是感染引起的,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药物治疗:可以使用一些药物来缓解症状,如咖啡因、茶碱等。这些药物可以收缩脑血管,增加颅内压

潘琪 主任医师
颅咽管瘤术后尿多怎么办

颅咽管瘤术后尿多可能由术后的一些生理变化引起,比如手术后的药物使用、神经系统的调节等。因此,如果术后出现尿多的情况,首先要及时就医,让医生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在此基础上,下面提供一些常见的对策:1.控制饮水量:尿多可能与饮水过多有关,所以要根据医生的建议合理控制饮水量,避免过量饮水导致尿多。2.调整饮食:某些食物也可能导致尿多,比如咖啡因和香料等刺激性食物。术后应尽量避免食用这类食物,以减少尿多的发生。3.规律生活:保持规律的作息和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和紧张情绪

潘琪 主任医师
低颅压综合症如何治疗

低颅压综合症是一种以体位性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症,其治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一般治疗: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头部剧烈运动和长时间站立。同时,应多喝水,以增加脑脊液的生成。2.病因治疗:针对引起低颅压综合症的病因进行治疗,如治疗脑脊液漏、感染等。3.药物治疗:可使用咖啡因、茶碱等药物增加脑脊液的分泌,缓解头痛症状。此外,还可使用镇痛药、止吐药等对症治疗。4.硬膜外血贴疗法:通过向硬膜外间隙注入自体血,形成血凝块,堵塞脑脊液漏口,从而缓解低颅压症状

潘琪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心血管病
高血压 低血压 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脑出血 血压波动大
梗死
脑梗死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塞 大面积脑梗塞 脑腔隙性梗塞 脊髓梗死
头痛
神经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 间歇性头痛 慢性头痛 前额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