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隔膜的临床表现症状与患者有无隔膜孔,或者隔膜孔的大小有关。若隔膜孔较大,足以通过食物,可无症状。若隔膜孔过小或无隔膜孔,可出现梗阻。
典型症状
1、无孔隔膜
见于新生儿,表现为完全性幽门梗阻,生后不久即出现频繁的呕吐,呕吐物不含胆汁,往往有呼吸困难、发绀和流涎过多等现象。患儿出生后可排出少量胎便,但以后都无大便排出。
2、有孔隔膜
见于儿童和成年人。根据隔膜孔径大小的不同,其梗阻的程度和发病迟早各异。患者多自出生后即有呕吐,呈间歇性发作。呕吐常发生在进食后,呕吐物多为未消化的食物,不含胆汁。患者常在进食后出现上腹部饱胀不适或上腹部疼痛等症状,往往在呕吐后症状缓解。患者常因食欲差而体重不增或下降。
并发症
可出现以下并发症:
1、胃部梗阻;
2、营养不良;
3、贫血。
胃咕噜咕噜响在医学上称为肠鸣音,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由饥饿、饮食不当、胃肠疾病等多种因素引起。1.正常生理现象:肠道正常蠕动时会产生肠鸣音,一般每分钟4-5次,通常不明显,在安静状态下可能被感知。2.饥饿:饥饿时胃酸分泌增加,刺激胃肠蠕动加快,导致肠鸣音增强,发出咕噜声。3.饮食不当:食用过多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或进食过快吸入大量空气,会使肠道内气体增多,引发肠鸣音亢进。4.胃肠疾病:急性胃肠炎、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疾病,会影响胃肠正常蠕动节律,使肠鸣音变得频繁响亮
胃有灼热感不一定是胃癌,其原因复杂,多数情况下由非癌性疾病引起,如胃食管反流病、胃炎或胃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生理现象、药物影响等,仅极少数严重情况可能与胃癌相关。一、胃灼热感更常见于非癌性疾病1、胃食管反流病:最常见原因,约70%的烧心由胃酸反流入食管引起。表现为餐后1-2小时胸骨后灼热感,可能伴随反酸、嗳气,弯腰或平躺时加重。内镜检查可见食管黏膜炎症,但无恶性病变。2、胃炎或胃溃疡:胃黏膜炎症或溃疡会削弱胃的保护屏障,导致胃酸刺激病灶产生灼热感。胃溃疡的灼热感多有节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