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通常根据患者腹部胀满如鼓、腹壁青筋显露的临床表现,结合中医望闻问切四诊合参以及超声、CT等相应的辅助检查则可诊断。但诊断时一般需要与同样可以引起腹胀的水肿、痞满、肠蕈、积聚、气鼓等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初起腹部胀满,饮食后更加严重,叩之呈鼓音。进而腹部胀满如鼓,严重者腹壁青筋显露、脐孔突起。
2、常伴倦怠无力、饮食减少、小便量少以及牙龈出血、鼻出血、皮肤紫斑等出血现象,可见面色萎黄、黄疸、手掌殷红、面颈胸部红丝赤缕、血痣及蟹爪纹。
3、本病常有酒食不节、情志内伤、虫毒感染或黄疸、积聚等病史。
鉴别诊断
1、水肿
鼓胀以腹部胀大为主,可见腹部脉络显露,四肢一般不肿,后期严重时才见四肢浮肿,面颈部常有血痣赤缕,或见衄血、吐血等症。水肿的肿势多从眼睑开始,继则延及头面四肢以至全身,也有以下肢开始后致全身水肿,病情重时可见腹胀满,胸闷,喘不得卧等临床表现。
2、痞满
痞满是自觉腹中有胀满之感,但外无胀急苦痛之象。鼓胀可兼有腹满,但必外苦胀急,且青筋暴露,病久亦可扪及有形包块。
3、肠蕈
肠蕈主要因湿热瘀毒留连肠道,阻滞气机,常见下腹部有肿块,早期肿块局限于下腹部、大如鸡卵,以后逐渐增大,可如怀胎之状,按之坚硬、推之可移,无水液波动感。早期以实证居多,肠蕈为慢性耗损性疾病,若不积极治疗,预后不佳。鼓胀虽同见腹部胀大,但触之常未见有形肿块,但常伴水液停聚。
4、积聚
鼓胀虽可由积聚引起,可见青筋暴露,腹部胀大,但其病因并非一种,且其主症以腹胀大为主。而积聚是指腹内结块,或胀或痛的病证。
5、气鼓
气鼓主要因情志失调、肝郁气滞,常见腹部膨隆,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按之空空然,叩之呈鼓音。鼓胀虽然也可有上述表现,但其典型症状为腹部胀满如鼓、按之如囊裹水(像装满水的袋子),严重者还有腹壁青筋显露、脐孔突起等。
脚心长了血泡,有可能是长期过度劳累或者是剧烈运动所导致的,在这种情况下,不要过度担心和焦虑,可以对血泡进行消毒处理,另外包扎好脚部,在日常生活中减少,避免剧烈运动,多注意休息,在饮食上多注意吃一些身体所必需的维生素c等营养元素,促进皮肤的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