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结核
胃结核的诊断

胃结核是一种少见疾病,手术前确诊较为困难,甚至在剖腹术后仍误诊为晚期癌肿并腹腔转移。唯一确诊胃结核的方法是组织学和病原菌检查。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排除胃溃疡、胃癌等疾病。

诊断依据

1、病史

多发生于18~40岁,女性多见。有结核病史或肺结核、颈淋巴结核、腹腔淋巴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腹膜炎等。

2、症状

主要表现是胃肠道症状,有类似溃疡病或胃癌表现。上腹部疼痛,常伴有呕吐,甚至是幽门梗阻征象,可见发热、乏力、消瘦等毒血症状,可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3、体征

腹部触诊可有上腹部疼痛,右上腹有时可扪及质硬不规则肿块,活动度小。如出现梗阻,可发现上腹部的膨胀胃型,触诊可有蠕动波及振水音。

4、辅助检查

(1)实验室检查:血沉增快、胃酸度低或游离酸如,大便潜血阳性、结核菌素皮肤试验阳性、胃内容物结核杆菌培养阳性、胃液或粪便中发现结核杆菌。

(2)钡餐x线检查:类似胃溃疡或恶性肿瘤的龛影,十二指肠球部常受累;X线检查能证明有瘘管或窦道存在则有助于胃结核的诊断。

(3)腹部彩超和CT检查:胃壁增厚,胃周淋巴结肿大。

(4)病理检查:发现结核结节、多核巨细胞和干酪样坏死,病理组织染上色发现结核杆菌或结核杆菌培养阳性。

(5)胃镜检查:如幽门窦部有多发小溃疡,边缘不规则并呈结节样增厚,底部不平整,或周围有小结节,幽门不完全或完全梗阻应考虑结核的可能性。

鉴别诊断

1、胃溃疡

单纯性胃溃疡患者疼痛一般表现为周期性发作的上腹部疼痛,同时伴有反酸、嗳气、消化不良等症状,但一般情况尚好。胃结核患者多伴有其它系统的结核病,可有结核病的中毒症状,表现为午后低热、夜间盗汗、消瘦乏力,胃镜和组织学活检可鉴别二者。

2、胃癌

胃癌病人多伴有胃部不适,短期内进行性消瘦明显,伴有黑便、贫血等体征,影像学检查胃癌胃壁僵硬如铅管状,无论是否充盈,其形态固定不变。而结核导致的胃壁舒缩功能下降,但并未丧失,故胃的形态可发生改变。胃镜下胃癌狭窄段与正常胃壁分界清晰,结核导致的窄多为移行性。

胃结核的类型

1、溃疡型

该型最常见,约占80%。常发病于小弯近幽门区,溃疡可单发或多发多数浅而小,边缘不规则,基底部可见灰白结节。亦有溃疡较大,形成穿透性溃疡或瘘管者,但急性穿孔少见。少数患者溃疡可侵犯较大血管引起大出血。溃疡瘢痕形成可导致幽门梗阻。

2、肿块型

由于炎症性肥厚或增生性病变而形成肿块或大结节,也可由胃与周围脏器粘连形成团块。幽门部病变易致梗阻。

3、粟粒结节型

为全身粟粒型结核的一部分,胃壁各层可见散在粟粒样结节。

4、炎症增殖型(弥漫浸润型)

病变常累及胃壁各层,胃壁增厚,黏膜呈息肉样增生。

疾病相关 更多»
口舌生疮是胃火还是肝火

口舌生疮病因复杂,胃火、肝火均可引发,还与心火炽盛、阴虚火旺等相关。胃火上炎常因过食辛辣,致口疮伴口臭便秘;肝火多由情志不畅引起,伴有急躁易怒;心火亢盛可见舌尖溃疡、心烦失眠;阴虚火旺者口疮易反复,伴口干咽燥。从中医理论分析,足阳明胃经环绕口唇,胃火循经上炎可致黏膜溃烂;足厥阴肝经气火上扰会波及口腔;心开窍于舌,心经有热引发舌尖溃疡。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或与维生素缺乏、免疫异常等有关。辨证需结合舌脉,如胃火者舌红苔黄腻,肝火者舌边红脉弦数。日常需清淡饮食,保持情绪稳定

黄志权 主任医师
保和丸治胃寒还是胃热

保和丸主要用于治疗胃热相关病症,其功效以消食、导滞主,对胃热引起的食积停滞较为适用,而胃寒者一般不建议使用。保和丸由山楂、神曲、半夏、茯苓等中药组成,其中山楂消肉食积滞,神曲化酒食陈腐之积,半夏和胃降逆,配合连翘清热散结,整体药性偏凉,适用于饮食不节导致的胃热食积,常见症状如脘腹胀满、嗳腐吞酸、口臭、大便酸臭或便秘等。胃寒者多表现为胃脘隐痛、喜温喜按、食生冷后加重,此时若服用保和丸,其寒凉药性可能加重脾胃虚寒症状。因此,用药需辨证区分胃热与胃寒,对症使用才能起效

汪园园 副主任医师
结核病一般多久才发现

结核病一般需2-12周才能通过检测手段发现,部分患者可能数月甚至数年无症状,具体时间因个体免疫状态、感染菌量及检测方法而异。免疫功能正常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潜伏期多为4-8周,此时结核菌素皮肤试验或γ-干扰素释放试验可能呈阳性,但症状可能不明显。若感染菌量多或毒力强,如接触高浓度飞沫,潜伏期可缩短至2-3周,出现低热、盗汗、咳嗽等症状。而HIV感染者、糖尿病患者或老年人因免疫力低下,可能在2-4周内快速发病

李晖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胃病
慢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急性单纯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小儿胃炎
富贵病
高血压 冠心病 高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急性心肌梗塞 脑中风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