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症状
临床表现为角膜横径≥13mm,垂直径≥12mm,多为双侧性,角膜透明,边界清楚;同时,眼前段的其他结构如晶状体、睫状环等也出现不成比例的扩大;患者眼压正常,前房较深。该疾病为静止性,出生后病变无进展。约20%大角膜患者的视力基本正常,但大多数患者因伴发高度屈光不正、白内障或青光眼而影响视功能,出现近视、散光等症状。
伴随症状
部分患者伴发神经、皮肤或骨骼系统发育异常,如Marfan综合征。
并发症
部分患者可同时合并虹膜及瞳孔异常,如虹膜震颤、虹膜基质萎缩、瞳孔扩大肌薄弱导致瞳孔缩小等。另外,此类患者多伴有晶状体异常,如晶状体脱位、半脱位和并发性白内障。因晶状体脱位或半脱位还可造成继发性青光眼。
一般来说,角膜厚度在480微米以上较为适合进行飞秒激光手术。飞秒激光手术通过激光切削角膜组织来改变角膜曲率,从而矫正视力。角膜厚度是手术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考量因素。若角膜过薄,在激光切削过程中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切削量,影响矫正效果;且过薄的角膜在术后可能无法承受眼内压力,增加角膜扩张、圆锥角膜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480微米以上的角膜厚度,能为激光切削提供相对充足的安全空间,在保证矫正效果的同时,降低手术风险。不过,角膜厚度并非唯一决定因素,还需综合考虑角膜形态、屈光度数、眼部其他状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