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泪症
溢泪症的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症治疗首先应明确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功能性泪溢者以保守治疗为主;器质性泪溢者,以手术治疗为主,术后可配合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功能性泪溢者可用1%硫酸锌滴眼液、肾上腺素溶液进行滴眼。若患者为婴幼儿,则需有规律地压迫泪囊区后,滴抗生素眼液。

手术治疗

1、泪小点狭窄者,可用泪小点扩张器扩张;若闭锁或缺如,或泪小管阻塞,用泪小点扩张器扩张后,再行泪道探通。婴幼儿若保守治疗无效,6个月以后可行泪道探通术。

2、睑外翻致泪小点位置异常者,可于泪小点下方切除一水平椭圆形结膜及结缔组织,以矫正睑外翻,或电灼泪小点下方结膜,借助结膜瘢痕收缩使泪小点复位。

3、若眼睑松弛,可做眼睑水平缩短术;球结膜松弛者,行部分结膜切除术。

4、鼻泪管阻塞者,行泪道探通联合逆行鼻腔泪道插管术或泪囊鼻腔吻合术。

中医治疗

1、传统方药

(1)肝肾亏损证:治以补益肝肾。方用左归饮加减。迎风流泪显著者,选加木贼、防风、白芷,以增祛风之功。

(2)气血两虚证:治以益气养血。方用八珍汤加减。可加蒺藜、防风、白芷等以祛风止泪;伴畏寒肢冷者,加桂枝、细辛等以温经散寒。

(3)肝血不足证:治以补肝养血。方用止泪补肝散加减。可加菊花、白薇、石榴皮等以祛风止泪。

2、针灸治疗

主穴取睛明、肝俞、太冲、合谷、风池、肾俞、脾俞、足三里。针法以补法为主,针灸并用。若流泪清冷者,可加神阙艾灸及同侧睛明穴温针治疗。

其他治疗

婴幼儿泪道阻塞或狭窄,可用手指自下睑眶下线内侧与眼球之间向下有规律地压迫泪囊区数次,促使鼻泪管下端开放,压迫后滴抗生素滴眼液。

疾病相关 更多»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毛周角化症可以自愈吗

毛周角化症通常无法自愈,但症状可能随年龄增长或护理改善而减轻。毛周角化症是一种慢性毛囊角化性皮肤病,以毛囊口角化过度、形成针尖至粟粒大小的丘疹为特征,常见于上臂外侧、大腿前侧等部位,冬季症状加重,夏季缓解。其发病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约50%-70%的患者存在家族史,基因突变导致皮肤细胞代谢异常,这种遗传倾向难以通过自身调节逆转。维生素A缺乏、内分泌紊乱、皮肤干燥及代谢障碍等因素可能加重病情。例如,维生素A缺乏会直接导致毛囊上皮角化异常,而干燥环境或过度清洁会破坏皮肤屏障,进一步刺激角质增生

胡云峰 副主任医师
入睡困难是抑郁症吗

入睡困难不一定是抑郁症,它可能是抑郁症的表现之一,但也可能由焦虑症、睡眠障碍、生理疾病、环境因素或生活习惯等多种原因引起。抑郁症患者常伴随情绪低落、兴趣减退、自责自罪等症状,入睡困难或早醒是常见表现,但并非所有入睡困难都指向抑郁症。焦虑症患者因过度担忧、紧张,大脑处于兴奋状态,也易出现入睡困难。此外,不宁腿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等睡眠障碍,以及疼痛、甲状腺功能亢进等生理疾病,也可能干扰睡眠。环境嘈杂、光线过强、睡前过度使用电子设备等外部因素,同样会导致入睡困难

王艺东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