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状突发育畸形
齿状突发育畸形的病因

齿状突发育畸形的病因尚不十分清楚。可能因某些先天原因,导致胚胎时期齿状突不发育或骨化异常所致;也可能与感染、外伤等后天性因素有关。

1、先天性因素

齿状突起源于胚胎期第一颈椎椎体的间充质,在齿状突的发育过程中原有两个骨化中心,在胚胎发育第五个月时出现,不久后便融合为一个骨化中心,此骨化中心的断板位于齿状突和枢椎椎体之间。在正常情况下,此骺板至5岁左右完全愈合,齿状突与枢椎融为一体。在上述发育过程中,由于某种先天性因素的影响,可引起齿状突不发育,造成齿状突缺如或齿状突发育不良;也可由于齿状突与枢椎椎体之间横面上的间叶组织持续存在,不发生软骨化及骨化,从而引起齿状突畸形。

2、后天性因素

后天的外伤或感染等也可能影响齿状突尖端的血供,从而导致齿状突发育不良。

疾病相关 更多»
纵隔子宫怀孕了胎儿能正常发育吗

纵隔子宫怀孕后胎儿有正常发育的可能,但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较高。纵隔子宫是子宫发育过程中双侧副中肾管融合后,纵隔未完全吸收所致,分为完全纵隔子宫和不完全纵隔子宫。纵隔组织的存在会使宫腔空间相对狭小,影响胎盘正常附着和胎儿生长空间。若胎盘附着在纵隔处,可能因血供不足导致胎儿生长受限、发育迟缓;不完全纵隔子宫的宫腔形态不规则,易引发胎位异常,增加早产、胎膜早破风险

范良生 副主任医师
侧脑室0.8、0.9会畸形吗

侧脑室宽度0.8cm、0.9cm通常不会直接判定为畸形,但需密切观察和进一步评估。胎儿侧脑室正常宽度一般小于1cm,0.8cm和0.9cm均处于正常范围内,通常不提示畸形。但需注意,侧脑室宽度可能受测量误差、胎儿体位等因素影响,单次测量结果需结合其他指标综合判断。若侧脑室宽度接近1cm(如0.9cm),需警惕轻度增宽的可能。轻度增宽可能与染色体异常、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相关,但多数情况下为生理性变异,需通过动态监测观察变化趋势

潘琪 主任医师
九个月宝宝发育标准

九个月宝宝的发育标准涉及体格、运动、语言、认知、社交和饮食等多方面。体格上,男宝身长65.2-80.5cm,体重6.67-12.99kg,头围41.5-49.4cm;女宝身长63.7-78.9cm,体重6.34-12.18kg,头围40.5-48.2cm,后囟门闭合,前囟门缩小,牙齿4-6颗。1.运动:九个月宝宝能稳定独坐,可自由翻身、爬行,部分宝宝能扶物站立或迈步。手部精细动作发展,能用拇指和食指捏起细小物体,如豆子或小丸子,还能进行抓站等动作

陈晓玲 副主任医师
发育不良成年后还能补救吗

发育不良成年后能否补救分两种情况,部分类型可以改善,但骨骼定型等情况则难以改变,具体取决于发育不良的类型和程度。对于骨骼发育不良,成年后骨骼线闭合者身高难以改变,但姿势矫正、运动疗法可改善体态和功能。营养性发育不良通过科学饮食、补充营养素能一定程度弥补。激素缺乏导致的发育问题,如生长激素不足,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激素治疗可能有效,但需严格评估适应症。特殊情况下,某些先天性疾病导致的发育异常可能需要骨科手术干预。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对发育不良者的生活质量改善尤为重要

徐文明 副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