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占位性病变

什么是颅内占位性病变?

  • 发病部位:颅脑
  • 常见病因:
  • 挂号科室:神经外科
  • 检查项目:
  • 典型症状:
  • 注意事项:
什么是颅内占位性病变?

颅内占位性病变,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颅腔内肿物或器官肿大,导致颅腔内部空间被占据,从而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综合征。颅脑损伤引起的颅内血肿、颅内肿瘤、颅内出血、脑脓肿等疾病均有可能引起颅内占位,由于颅腔为密闭空间,颅内占位性病变会使颅内压增高,甚至将脑组织挤出颅腔,形成枕骨大孔疝等并发症。患者主要表现为头痛、恶心、喷射性呕吐等症状,需要及时就诊。

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怎么办 更多»

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头痛要清除颅内病灶,降低颅内压,并适当应用镇静药物。由于头痛是颅内占位性病变引起的,所以清除了颅内病灶以后,头痛的症状就会减轻,一般都是采用开颅手术。可以用血管加压药来减少血管扩张的问题,这有助于降低颅内压。也可以使用利尿剂来降颅内压,在这个过程中要注意监测电解质水平。也可以适当的应用镇静药物,以便起到抗癫痫的作用。

相关解析
汪涛 主治医师

普通外科 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

颅内占位性病变症状

颅内占位性病变,主要是指人体的颅腔内占据一定空间位置的一类疾病的总称,主要以颅内的肿瘤,颅内的血肿和脑脓肿比较常见。临床上主要是以颅内压增高和局灶性神经损害为特征。主要症状有头痛、恶心、呕吐、视力模糊、癫痫发作、脑疝等症状。一般颅内占位性病变,发现了以后要及时的治疗,比如降低颅内压、抗癫痫、控制精神症状、手术治疗等。

观看语音
相关医生 更多»
彭玉平

彭玉平 主任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惠侨神经外科门诊

擅长: 垂体瘤、脑积水、颅内各种囊肿和脑室内肿瘤等病种的内镜微创手术。脑胶质瘤、脑膜瘤、...

相关医院 更多»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电话:045153643849

地址:哈尔滨市邮政街23号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

电话:021587523450215...

地址:上海市东方路1630号(东),上海市山东中路145号(西)

北京协和医院
北京协和医院

电话:01065296114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东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

电话:021-52889999(本院...

地址:总院:上海市乌鲁木齐中路12号;东院:浦东新区红枫路525号(近明月路);北院:宝山区陆翔路108号(镜泊湖路518号);江苏路分部:江苏路796号;静安分院:上海市西康路259号(新闸路口);肝病门诊:上海市静安区长乐路1040号;西院:闵行区金光路958号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电话: 医院总机:0371-6691...

地址:河医院区:郑州市建设东路1号;郑东院区:河南省郑州市郑东新区龙湖中环路与龙翔七街交叉口郑州大学一附院东区

天津市环湖医院
天津市环湖医院

电话:022-59065520,02...

地址:天津市津南区吉兆路6号

相关视频 更多»
颅内占位性病变是胶质瘤吗?

罗冬冬 副主任医师 神经外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相关文章 更多»
颅内占位性病变怎么办
颅内占位性病变怎么办

颅内占位性病变是指在颅腔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病变,包括肿瘤、血肿...

啥是颅内占位性病变
啥是颅内占位性病变

颅内占位性病变是指颅内脑组织中出现的任何异常肿块或病变。这些...

颅内占位性病变怎样治疗好
颅内占位性病变怎样治疗好

颅内占位性病变是指在颅腔内占据一定空间位置的一组疾病的总称,...

动眼神经损伤有什么临床表现
动眼神经损伤有什么临床表现

动眼神经一般是指12对颅脑神经中的第三对颅脑神经,其主要负责...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颅内高压?颅内高压应及时查清病因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颅内高压?颅内高压应及时查清病因

颅内高压,是指颅内压持续地保持在15毫米汞柱以上。我们知道,...

疾病相关 更多»
黄斑病变吃什么好

黄斑病变是一种眼部疾病,通常发生在中年或老年人身上,会导致视网膜中央部位的黄斑区域受损,从而影响视力。对于黄斑病变患者来说,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减缓病情进展和维持视力健康非常重要。下面是一些适合黄斑病变患者的营养食物:1.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食物:叶黄素和玉米黄质是一种天然的抗氧化物质,对保护黄斑区域健康非常重要。建议增加食用菠菜、甘蓝、玉米、番茄等富含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的蔬菜和水果。2.富含维生素C和维生素E的食物:维生素C和维生素E也是强效的抗氧化物质,能够帮助减轻黄斑病变的症状

孙川 副主任医师
24小时内早博7次是正常吗

早搏是指心脏在正常节律之外提前发生的搏动。24小时内早搏7次是否正常,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判断。一般来说,正常人在24小时内也可能会出现少量早搏,但通常不会超过100次。如果早搏次数较少,且没有明显症状,如心悸、胸闷、头晕等,可能是正常的生理现象,不需要特殊治疗。然而,如果早搏次数较多,或伴有明显症状,或存在心脏疾病等潜在风险因素,则可能是病理性早搏,需要进一步检查和治疗。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早搏的原因:-生理因素:如精神紧张、焦虑、疲劳、过度饮酒、咖啡因摄入过多、剧烈运动等

赵士超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心血管病
高血压 低血压 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脑出血 血压波动大
梗死
脑梗死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塞 大面积脑梗塞 脑腔隙性梗塞 脊髓梗死
头痛
神经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 间歇性头痛 慢性头痛 前额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