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血性脑梗死
出血性脑梗死的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脑脊液检查、影像学表现等可以诊断,其中影像学检查对诊断具有较大意义,同时需要排除脑出血等其他出血性疾病及颅内感染等疾病。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1)有脑梗死特别是心源性脑栓塞及大面积脑梗死的可靠依据。

(2)一般神经系统功能障碍较重,或呈进行性加重或在病情稳定、好转后突然恶化。

(3)在应用抗凝剂、溶栓药或进行扩容、扩血管剂治疗期间,出现神经功能障碍症状加重,甚至出现明显的意识障碍。

2、脑脊液检查

有颅内压升高、脑脊液有红细胞蛋白含量高。

3、影像学检查

脑CT扫描或MRI检查等影像学检查提示出血性梗死。

鉴别诊断

1、脑出血

本病需要与各种原发性脑出血进行鉴别。脑出血根据出血的部位及出血量会表现出不同的症状,患者可见突然的昏迷、意识丧失,或者出现头痛、呕吐等脑膜刺激征,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反射异常等表现。CT通常可见高密度区。可通过有无脑梗死病史及CT等影像学表现进行鉴别。

2、高血压性脑出血

高血压性脑出血也可能出现血性脑脊液,同时具有明显的局灶性体征如偏瘫、失语等,但多单独发作,而本病常常发作于急性脑梗的治疗期,同时可以通过血管造影及CT鉴别。

3、颅内感染

细菌性、病毒性、结核性等脑膜炎均会出现与本病类似的脑膜刺激症状,但是颅内感染时往往发热在前,同时可以通过血管造影、CT等影像学表现及细菌病原学检测鉴别。

出血性脑梗死的类型

1、根据症状有无加重分类

(1)有症状性出血性脑梗死:在脑梗死症状基础上出现原有症状加重或出现新的症状体征。

(2)无症状性出血性脑梗死:不表现为明显的症状变化。

2、根据病理特点分类

(1)血肿型:梗死区血管恢复血流再灌注时发生的血管破裂,导致局部形成血肿,CT表现原梗死区内出现与原发性脑出血相似的高密度灶。

(2)非血肿型:因梗死区内血管缺血缺氧受损,血管壁通透性显著增强,当血流恢复时,血液渗出,CT表现为原低密度区出现散在点状、斑片状或条索状稍高密度影。

3、根据发病时间分类

(1)早发型:即脑梗死

疾病相关 更多»
两味中药治鼻出血

白茅根与侧柏叶配伍是中医治疗鼻出血的经典组合,二者合用可增强清热凉血、收敛止血之效,尤其适用于肺热或血热型鼻出血。白茅根性寒,归肺、胃经,具有清热凉血、利尿通淋的功效。其含有的钾盐成分可扩张血管、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减少出血。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白茅根煎剂能缩短凝血时间,对肺胃热盛引起的鼻出血效果显著。侧柏叶性微寒,归肺、肝经,擅长凉血止血、化痰止咳。其挥发油成分可抑制炎症因子释放,减轻鼻腔黏膜充血水肿,同时通过收缩血管达到止血目的

李红梅 主任医师
上环后出血一般要流几天

上环后出血一般持续7至10天属于正常范围,部分人群可能持续2周左右,具体时间因人而异,需结合出血量、伴随症状及个体差异综合判断。上环后出血主要分为两个阶段:初期因节育器置入对子宫内膜的机械性刺激,导致局部血管破裂,通常表现为少量点滴状出血或褐色分泌物,持续3至5天逐渐减轻;后期因子宫内膜对节育器产生排异反应,可能出现间断性少量出血,持续1至2周。激素类节育器(如曼月乐)可能因释放孕激素影响子宫内膜脱落周期,导致突破性出血,但3至6个月后多数会逐渐适应

孙晓峰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心血管病
高血压 低血压 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脑出血 血压波动大
梗死
脑梗死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塞 大面积脑梗塞 脑腔隙性梗塞 脊髓梗死
头痛
神经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 间歇性头痛 慢性头痛 前额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