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颅压性脑积水
高颅压性脑积水的诊断

颅脑CT和MRI是高颅压性脑积水诊断的关键。结合病史、典型临床表现,可以确诊。同时需要与正常颅压性脑积水、静止性脑积水、脑萎缩引起的脑室扩大等进行鉴别。另外诊断本病应尽可能明确是梗阻性脑积水还是交通性脑积水。

诊断依据

1、病史

先天性中脑水管狭窄或阻塞、脑肿瘤、蛛网膜囊肿、脑室内表皮样囊肿、寄生虫性囊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颅脑术后。

2、症状

头痛、呕吐、视力下降、复视、视野缺损,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双下肢瘫痪、尿失禁、内分泌异常等。部分小儿表现为喂食困难、易激惹、智力发育障碍。

3、体征

视乳头水肿、双眼颞侧偏盲、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复视、肌张力增高、共济失调、意识障碍等。小儿可检出头颅异常增大、头皮变薄发亮伴静脉扩张、颅缝分离、前囟饱满凸出伴张力增高、“落日征”等。

4、辅助检查

若为交通性脑积水,则颅脑CT显示脑室系统普遍增大,脑沟正常或消失,脑池扩大;若为阻塞性脑积水,则阻塞近侧脑室扩大、远侧正常或缩小,有时亦可发现肿瘤。颅脑MRI上脑室周围常可见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眼底检查显示眼底静脉充盈扩张、搏动消失,微血管出血,视神经乳头上下缘有灰白色放射状线条,视乳头水肿甚至视神经萎缩。

鉴别诊断

1、正常颅压性脑积水

正常颅压性脑积水常表现为步态不稳、记忆力障碍、尿失禁三联征。步态不稳常为首要症状。多数病人症状呈进行性发展。病人没有明显头痛,但有行为改变、癫痫或帕金森综合征。头颅CT扫描可发现脑室扩大而皮质萎缩不明显。颅脑MRI可观察较小的颅内病变,并动态监测脑脊液的动力学变化。腰椎穿刺提示脑脊液压力不高于180mmH2O。

2、脑萎缩

一般在50岁后发病,可有记忆力减退和行走迟缓,但进展缓慢,达数年之久[1]。脑萎缩CT亦可表现为脑室扩大。但脑萎缩引起脑室扩大的同时可明显显示出侧裂或脑沟,甚至可有脑沟及脑裂的明显扩大。

高颅压性脑积水的类型

1、基于发病年龄分类

(1)小儿脑积水:可分为颅缝未闭合的婴幼儿脑积水和颅缝已闭合的儿童脑积水。

(2)成人脑积水:可分为急性脑积水和慢性脑积水。

2、基于梗阻部位不同分类

(1)交通性脑积水:梗阻部位发生在第4脑室出口远端,即蛛网膜下腔(以基底池多见),从而使脑脊液通过蛛网膜颗粒或静脉回流入血发生障碍。多表现为全脑室扩大。

(2)梗阻性脑积水:梗阻部位发生在脑室系统或第4脑室出口,使脑脊液全部或部分不能流入蛛网膜下腔。梗阻部位以上的脑室扩大。

3、基于脑积水部位分类

可分为脑室内积水和脑外积水。

疾病相关 更多»
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炎症性肠道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腹泻、腹痛、便血、体重减轻等。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一般来说是综合性的,包括药物治疗、饮食治疗、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药物治疗是控制和缓解溃疡性结肠炎症状的主要手段。常用的药物包括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抗炎药物如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糖皮质激素等,可以减轻肠道炎症和改善症状。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则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减轻炎症反应。但需要注意的是,药物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因为药物剂量和周期需要个体化调整

方霖 主治医师
怎样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是一种常见的健康问题,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生活方式改变-控制体重:过重会增加腹部压力,加重尿失禁症状。通过健康饮食和适量运动来维持正常体重。-调整饮食:避免摄入过多咖啡因、碳酸饮料和辛辣食物,这些可能刺激膀胱。-定时排尿:养成规律的排尿习惯,避免憋尿。-进行盆底肌肉训练:如凯格尔运动,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和控制能力。2.物理治疗-电刺激治疗:通过电流刺激盆底肌肉,增强其收缩能力。-生物反馈治疗:借助仪器,帮助患者了解和控制盆底肌肉的收缩

罗勇 主任医师
难治性癌痛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难治性癌痛是指在癌症患者中,由于治疗无效或存在其他原因导致的持续性严重疼痛。在这种情况下,患者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治疗方法来缓解疼痛。首先,药物治疗是难治性癌痛的常用方法之一。医生通常会使用吗啡类药物来缓解疼痛,但长期使用容易产生耐受性和依赖性。除了吗啡类药物,还有其他种类的镇痛药,比如非甾体抗炎药、抗抑郁药和抗癫痫药等,可以用于辅助治疗难治性癌痛。此外,局部麻醉剂和神经阻滞剂也可以帮助缓解部分疼痛。其次,物理疗法也是缓解难治性癌痛的重要手段

尤长宣 主任医师
紧张性失眠怎么治疗

紧张性失眠是一种常见的睡眠障碍,通常由精神紧张、焦虑、压力等情绪因素引起。以下是一些治疗紧张性失眠的方法:1.心理治疗: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紧张性失眠的常用方法。通过与心理治疗师的交流,患者可以了解自己的睡眠问题,并学习应对压力和焦虑的技巧。2.放松技巧: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松弛、冥想等放松技巧可以帮助减轻身体和心理的紧张感,促进睡眠。3.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在晚上摄入咖啡因和刺激性物质、创建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等生活方式调整对于改善睡眠质量非常重要

闫振文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心血管病
高血压 低血压 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脑出血 血压波动大
梗死
脑梗死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塞 大面积脑梗塞 脑腔隙性梗塞 脊髓梗死
头痛
神经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 间歇性头痛 慢性头痛 前额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