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颅压性脑积水
高颅压性脑积水的诊断

颅脑CT和MRI是高颅压性脑积水诊断的关键。结合病史、典型临床表现,可以确诊。同时需要与正常颅压性脑积水、静止性脑积水、脑萎缩引起的脑室扩大等进行鉴别。另外诊断本病应尽可能明确是梗阻性脑积水还是交通性脑积水。

诊断依据

1、病史

先天性中脑水管狭窄或阻塞、脑肿瘤、蛛网膜囊肿、脑室内表皮样囊肿、寄生虫性囊肿、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膜炎、颅脑术后。

2、症状

头痛、呕吐、视力下降、复视、视野缺损,严重者可有意识障碍、双下肢瘫痪、尿失禁、内分泌异常等。部分小儿表现为喂食困难、易激惹、智力发育障碍。

3、体征

视乳头水肿、双眼颞侧偏盲、视网膜出血、视神经萎缩、复视、肌张力增高、共济失调、意识障碍等。小儿可检出头颅异常增大、头皮变薄发亮伴静脉扩张、颅缝分离、前囟饱满凸出伴张力增高、“落日征”等。

4、辅助检查

若为交通性脑积水,则颅脑CT显示脑室系统普遍增大,脑沟正常或消失,脑池扩大;若为阻塞性脑积水,则阻塞近侧脑室扩大、远侧正常或缩小,有时亦可发现肿瘤。颅脑MRI上脑室周围常可见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眼底检查显示眼底静脉充盈扩张、搏动消失,微血管出血,视神经乳头上下缘有灰白色放射状线条,视乳头水肿甚至视神经萎缩。

鉴别诊断

1、正常颅压性脑积水

正常颅压性脑积水常表现为步态不稳、记忆力障碍、尿失禁三联征。步态不稳常为首要症状。多数病人症状呈进行性发展。病人没有明显头痛,但有行为改变、癫痫或帕金森综合征。头颅CT扫描可发现脑室扩大而皮质萎缩不明显。颅脑MRI可观察较小的颅内病变,并动态监测脑脊液的动力学变化。腰椎穿刺提示脑脊液压力不高于180mmH2O。

2、脑萎缩

一般在50岁后发病,可有记忆力减退和行走迟缓,但进展缓慢,达数年之久[1]。脑萎缩CT亦可表现为脑室扩大。但脑萎缩引起脑室扩大的同时可明显显示出侧裂或脑沟,甚至可有脑沟及脑裂的明显扩大。

高颅压性脑积水的类型

1、基于发病年龄分类

(1)小儿脑积水:可分为颅缝未闭合的婴幼儿脑积水和颅缝已闭合的儿童脑积水。

(2)成人脑积水:可分为急性脑积水和慢性脑积水。

2、基于梗阻部位不同分类

(1)交通性脑积水:梗阻部位发生在第4脑室出口远端,即蛛网膜下腔(以基底池多见),从而使脑脊液通过蛛网膜颗粒或静脉回流入血发生障碍。多表现为全脑室扩大。

(2)梗阻性脑积水:梗阻部位发生在脑室系统或第4脑室出口,使脑脊液全部或部分不能流入蛛网膜下腔。梗阻部位以上的脑室扩大。

3、基于脑积水部位分类

可分为脑室内积水和脑外积水。

疾病相关 更多»
频繁室性早博胸闷气短怎么回事

室性早搏是指心脏在心动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异常心搏,它通常发生在心脏的室上部。室性早搏在一定程度上是正常的,但如果出现频繁室性早搏,就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的症状,如胸闷、气短等。造成频繁室性早搏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它可能和心脏疾病有关,也可能和其他因素有关。一些初步认识到的常见原因包括:心脏肌肉收缩过早或过强、应激、过度疲劳、咖啡因、药物滥用等。频繁室性早搏可能会引起一些不适的症状,如心慌、胸闷、气短等。然而,大多数情况下,频繁室性早搏并不危险,只是会给患者带来一些不适

赵士超 主任医师
房性早博是永远不能治愈的吗

房性早搏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指的是心房提前发生的电活动,导致心脏提前收缩。房性早搏的发生可能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心脏结构异常、心脏疾病、药物影响、电解质紊乱、精神压力等。对于房性早搏的治疗,主要取决于其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潜在的病因。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治疗方法:1.观察和监测:对于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房性早搏,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只需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或动态心电图监测,以观察早搏的频率和变化

赵士超 主任医师
高眼压症怎么办

高眼压症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其特征是眼压高于正常值,但尚未达到诊断为青光眼的程度。虽然高眼压症本身通常不会导致视力丧失,但其是青光眼的一个危险因素,因此需要及时治疗和管理。1.药物治疗:通过滴眼药水来降低眼压,如β受体阻滞剂、前列腺素类似物等。2.激光治疗:通过激光手术来减少房水的产生或增加房水的流出,从而降低眼压。3.手术治疗:如果药物和激光治疗效果不佳,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如小梁切除术、引流阀植入术等。4.控制饮食:减少咖啡因和盐分的摄入,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的食物

孙川 副主任医师
青少年血压高怎么办

青少年高血压是指在青少年时期出现的血压升高的情况。高血压会增加心脏病、中风和肾脏疾病等严重健康问题的风险。如果血压升高,以下是一些建议:首先,建议青少年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适量的锻炼。避免高盐、高糖和高脂肪的食物,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食物的摄入,限制咖啡因和酒精的摄入,这些都对降低血压有帮助。适量的有氧运动也对降低血压有很好的效果。其次,青少年应该定期测量血压,及早发现和控制高血压。如果发现血压偏高,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医生的治疗和指导

赵士超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心血管病
高血压 低血压 高血压危象 高血压急症 高血压脑出血 血压波动大
梗死
脑梗死 心肌梗死 急性心肌梗塞 大面积脑梗塞 脑腔隙性梗塞 脊髓梗死
头痛
神经性头痛 血管性头痛 紧张性头痛 间歇性头痛 慢性头痛 前额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