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检查是诊断的主要依据,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可以诊断,必要时进行鼻部CT、磁共振成像或鼻内镜协助诊断。早期表现不典型,容易误诊,对可疑患者应尽早进行病理检查、细菌培养和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在诊断过程中,医生需要排除萎缩性鼻炎、鼻腔鼻窦恶性肿瘤、鼻结核、梅毒、鼻麻风等疾病。
诊断依据
1、临床表现
可见鼻塞、鼻腔内有肿块,有些可出现鼻部变形,甚至鼻孔狭窄。病程长,呈慢性进行性经过,硬结大多数位于鼻腔前部,质硬,一般无溃疡和坏死,局部无疼痛。
2、辅助检查
(1)病理检查:Mikulicz细胞和Russel小体为特征性表现,需反复多次取材检查。
(2)实验室检查:细菌培养可能检出鼻硬结杆菌,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测可协助诊断。
鉴别诊断
1、萎缩性鼻炎
鼻硬结病卡他期的临床表现、鼻黏膜检查与萎缩性鼻炎类似,容易误诊,需要进行鉴别。萎缩性鼻炎。萎缩性鼻炎是鼻黏膜萎缩或退行性变,多见于女性及体质瘦弱者,可有嗅觉减退、鼻内大量结痂,严重者呼吸有特殊腐烂臭气。而鼻硬结病是鼻硬结杆菌感染所致,卡他期无臭气,病变一般在鼻腔前部,痂皮不易取出。二者通过临床表现、细菌培养、鼻腔检查、病理学检查可以鉴别。
2、鼻腔鼻窦恶性肿瘤
均可见鼻塞、鼻内肿块、鼻内出血等,且鼻硬结病会向鼻窦蔓延,需要进行鉴别。鼻腔鼻窦恶性肿瘤临床常见单侧脓血涕、鼻塞、顽固性头痛、面部麻木或疼痛等,鼻内肿物多呈菜花样,表面有溃疡,易出血,晚期会伴有全身消瘦、贫血、营养不良。而鼻硬结病很少累及全身,肿物表面很少有溃疡。二者通过鼻部CT、磁共振成像(MRI)、病理学检查可进行鉴别。
3、鼻结核
二者均会导致鼻内肉芽肿改变,需要进行鉴别。鼻结核一般继发于肺结核或胃肠结核,是结核杆菌感染所致,传染性较强,鼻内分泌物涂片进行抗酸染色可找到结核杆菌,临床表现为鼻痛、鼻臭,局部可见溃疡,并伴有原发结核病的表现,如咳嗽、咯血、低热、消瘦等。鼻硬结杆菌局部极少见到溃疡,以鼻塞、鼻内肿物为主症。二者通过病史、鼻分泌物涂片、细菌培养、病理学检查、结核菌素试验可进行鉴别。
4、梅毒
后天梅毒均可侵犯鼻部,出现鼻塞、鼻内肿块、鼻部畸形等,需要进行鉴别。梅毒是梅毒螺旋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病,后天梅毒大多数是性交传播,可见鼻黏膜红肿、糜烂,形成灰白色黏膜斑,取分泌物镜检可观察到梅毒螺旋体,晚期容易侵犯骨骼、心脏、中枢神经、肝脾等处。二者通过病史、分泌物镜检、血清特异性抗体检查、病理学检查可进行鉴别。
5、麻风病
鼻麻风几乎都为瘤型麻风,与鼻硬结病均可见鼻内肿物、鼻黏膜干燥萎缩、结痂、鼻塞等,且后期均会出现外貌改变,需要进行鉴别。鼻麻风为麻风分枝杆菌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疾病,鼻内结节溃破可导致难治性溃疡,鼻分泌物中带有大量麻风杆菌,抗酸染色可找到麻风杆菌,且麻风病容易影响淋巴结、眼、肝、脾等器官,而鼻硬结病很少累及全身。二者通过鼻分泌物涂片、细菌培养、病理学检查、麻风菌素试验可进行鉴别。
鼻流清涕多见于风寒感冒。中医认为,风寒之邪侵袭人体肌表,肺气失宣,津液凝滞,导致鼻窍不通,出现流清涕症状,同时常伴有怕冷、轻度发热、头痛、无汗等表现。不过,鼻流清涕也可能由其他原因引起,需综合判断。风寒感冒初期,人体卫阳被遏,正邪交争,表现为恶寒重、发热轻。此时,鼻腔黏膜受风寒刺激,分泌物增多且质地清稀,像清水一样。治疗上以辛温解表为主,可选用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等中成药,或饮用生姜红糖水,帮助驱散体内风寒之邪。但鼻流清涕并非风寒感冒所特有
高血糖和糖尿病不是同一个病,高血糖是血液中葡萄糖水平升高的一种状态,而糖尿病是因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损引发的代谢性疾病,二者存在包含关系,但不能完全等同。高血糖只是一个症状表现,除糖尿病外,还有多种原因可导致。例如,一次性摄入大量含糖食物,或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后,人体短时间内血糖会升高,不过经过机体自身调节,血糖可恢复正常,这种情况称为生理性高血糖。此外,某些疾病如胰腺炎、库欣综合征,以及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也会引起血糖升高,属于继发性高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