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穿孔
鼻中隔穿孔的诊断

根据症状和检查不难诊断。诊断时应明确穿孔的部位和大小,并应同时鉴别病因。有时较小穿孔常被结痂覆盖而忽略,应除去结痂仔细检查。医生在诊断过程中,还需要与梅毒性穿孔、结核性穿孔、麻风性穿孔、化学性穿孔、外伤性穿孔等鉴别。

诊断依据

1、常有上述疾病史或治疗史。

2、有头痛、鼻塞、用力擤鼻后小量出血、呼气时可有吹哨声。

3、检查可见中隔穿孔边缘常有痂皮附着、穿孔边缘两侧黏膜日久可愈合。

4、各种穿孔特点如下:

(1)梅毒性为大穿孔或中隔全部损毁、侵及软骨及骨部、穿孔边缘较厚、鼻黏膜常有炎症或瘢痕。

(2)结核性多在软骨部、周围黏膜增厚或有肉芽组织、穿孔边缘可呈潜行性溃疡。

(3)化学性多在软骨部、伴有鼻黏膜肿胀、干燥、萎缩、溃疡。

(4)外伤性的边缘光滑清洁、黏膜外观正常。

鉴别诊断

1、梅毒性穿孔

破坏性大,侵犯软骨及骨部,多为大穿孔,甚至鼻中隔全部毁损。多见于鼻中隔软骨与筛骨垂直板连接处,较少见于犁骨、筛骨垂直板与鼻中隔软骨间。穿孔边缘较厚,鼻黏膜常有炎症或瘢痕。重者可有鞍鼻畸形及全身梅毒症状,梅毒血清试验呈强阳性。

2、结核性穿孔

多发于软骨部,周围黏膜增厚或有肉芽组织。穿孔周围呈潜行性溃疡。活检可见结核病变。应做全身检查及结核菌素试验排除其他结核病灶。

3、麻风性穿孔

多发生于软骨部,亦有侵及骨部者,此外鼻黏膜常呈萎缩,鼻腔宽大,黏膜干燥、但无臭味。应注意全身麻风症状。对可疑患者,应作鼻黏膜刮片,检査麻风杆菌。

4、化学性穿孔

常发生于软骨部,伴有鼻黏膜的肿胀、干燥、萎缩、溃疡等变化。根据患者工作性质及化学品长期接触史,可以鉴别。

5、外伤性穿孔

边缘光滑整洁黏膜外观正常,穿孔位于鼻中隔软骨部为多,患者多有挖鼻习惯和手术史。少数由于其他外伤,穿孔常不规则,并伴有其他外伤痕迹。

疾病相关 更多»
耳朵流脓会耳膜穿孔吗?

耳朵流脓是一种常见的耳部疾病,通常由于耳道感染或者中耳炎引起。当耳朵受到感染时,耳朵会产生黄色或者绿色的脓液,有时还伴随着发热和耳朵疼痛。对于流脓的耳朵。耳膜是连接外耳和中耳的薄膜,它位于耳朵的最深处,起着保护中耳和听力传导的作用。当耳朵感染严重或者炎症不及时治疗时,耳膜可能会受到损伤,出现穿孔的情况。穿孔后,耳膜失去了保护作用,容易导致中耳感染,甚至影响听力。对于耳朵流脓而言,严重的感染和炎症确实会增加耳膜穿孔的风险。因为感染会导致耳膜受到压力,继而损伤

杨海弟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感冒
流行性感冒 小儿感冒 反复感冒 病毒性感冒 夏季感冒 急性鼻炎
咳嗽
肺结核 肺炎 肺癌 肺气肿 肺积水 肺脓肿
鼻塞
过敏性鼻炎 萎缩性鼻炎 慢性鼻窦炎 急性鼻炎 慢性单纯性鼻炎 慢性肥厚性鼻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