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鼓膜外伤的早期处理原则为干耳疗法,预防感染。还可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并酌情使用破伤风抗毒素。必要时,可行鼓膜修补术。
一般治疗
1、用75%乙醇液消毒外耳道皮肤,清除外耳道内存留的异物、泥土、凝血块和脓液等,以乙醇再次消毒外耳道后,在外耳道口轻塞消毒棉球。
2、干耳疗法,保持耳内干燥,局部禁止冲洗或滴入任何滴耳液。穿孔愈合前,禁止游泳或任何水液入耳,以免引起中耳继发性感染。
3、切勿用力擤鼻涕,必要时可将鼻涕吸入咽部吐出,以防来自鼻咽的感染。
药物治疗
1、抗生素
全身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常用如阿莫西林、头孢菌素类药物等。中耳已发生化脓性感染者,须加强全身抗炎治疗及局部清洁(吸脓或拭脓)。确定无内耳外伤或颞骨骨折者,方可应用洗耳药及滴耳药。
2、破伤风抗毒素
如受伤环境不清洁,须使用破伤风抗毒素。
3、其他药物
如有耳鸣、感音性耳聋发生,可给予改善内耳微循环药物及营养神经的药物,如甲钴胺等,对早期耳鸣及感音性聋的减轻及恢复可能有一定的帮助。
手术治疗
经贴补穿孔仍未愈合或穿孔较大者,可行鼓膜修补术,来修复穿孔,恢复鼓膜的完整性,恢复听力水平。
其他治疗
如外伤后3-4周鼓膜穿孔仍未愈合,可用小镰刀搔刮穿孔边缘,形成新鲜创面,然后用复方尿素棉片贴补于鼓膜表面,每周一次,直到愈合为止。
手指外伤包括扭伤、割伤、撞伤等,这些外伤往往会引起炎症反应,导致局部红肿、疼痛等不适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非甾体抗炎药、头孢菌素类药、大环内酯类药等消炎药。1.非甾体抗炎药:是一类具有抗炎、镇痛和退热作用的药物,适用于轻度至中度的炎症和疼痛症状。常用的药物有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2.头孢菌素类药:如头孢呋辛酯片、头孢克洛胶囊等,主要用于对抗细菌感染。这类药物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部分革兰氏阴性菌有效,适用于治疗由细菌引起的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