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乳突炎患者的主要表现为乳突部的皮肤肿胀,耳廓后沟红肿压痛等。鼓膜穿孔后,还可见耳痛、耳流脓等表现。症状严重者,尤其是儿童,还常伴发热、嗜睡、恶心等全身症状。
典型症状
1、乳突及其局部表现
乳突部的皮肤肿胀、耳廓后沟红肿压痛。鼓窦区及乳突尖区有明显压痛。外耳道骨性部内段后上壁红肿、塌陷。鼓膜充血、松弛部可有膨出。
2、耳部其他表现
鼓膜穿孔后,可出现明显的耳朵疼痛、耳流脓表现。一般鼓膜穿孔较小,脓量较多,穿孔处有脓液波动。如果引流受阻,脓液可突然减少。
3、全身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尤其儿童的全身症状比成年人更严重,可见高热(体温可达40℃以上)、脉搏增快、嗜睡,甚至惊厥等表现。少数患儿还可见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
并发症
急性乳突炎如继续发展,乳突骨壁穿破,可引起各种颅内并发症(如乙状窦血栓、乙状窦周围脓肿、耳源性脑脓肿、耳源性脑膜炎、硬膜外脓肿等)、颅外并发症(如周围性面神经麻痹、迷路炎等)。
急性乙肝多数能彻底治好,尤其是成人急性感染,约90%-95%的患者可通过自身免疫系统清除病毒,实现临床治愈且不留后遗症。成人急性乙肝病毒感染后,若免疫系统正常,会启动免疫应答攻击病毒,多数患者在6个月内可自发清除病毒,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转阴,产生保护性抗体,肝功能恢复正常。婴幼儿或免疫功能低下者急性感染时,因免疫系统不成熟或受损,易转为慢性乙肝,治愈率降低。急性乙肝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如休息、清淡饮食、避免肝损伤药物,多数无需抗病毒治疗,仅少数重症患者需住院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