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本病以药物治疗为主,可给予镇静药物及抗眩晕药物,缓解症状。此外,还应注意卧床休息。迷路窗破裂者,还需进行手术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可进行平衡训练。
一般治疗
1、患者应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以免造成颅内压升高。
2、加强平衡训练,进行前庭习服疗法,以增加对眩晕的耐受能力。
药物治疗
1、镇静药物
给予镇静药物,如地西泮、盐酸异丙嗪等。待病情稳定后再行前庭及听功能检查,以确定其损伤部位及程度。
2、抗眩晕药
眩晕严重者,可适当给予抗眩晕药,如氟桂利嗪(西比灵)、盐酸倍他司汀、地芬尼多(眩晕停)等。有学者认为前庭抑制药不能长期使用,以免影响前庭功能。
3、其他药物
应用川芎嗪、银杏叶制剂等改善内耳微循环、营养神经、促进能量代谢的药物对本病也有一定的治疗效果。
手术治疗
若合并迷路窗破裂时,可进行迷路窗修补术。
脑震荡患者在伤后1至7天内,症状通常呈现动态变化,初期以头痛、恶心、眩晕为主,中期可能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失眠,后期症状逐渐缓解,但需警惕持续加重或新发症状。伤后24小时内,多数患者会出现头痛,表现为持续性或间歇性压迫感或刺痛,活动后加重;恶心常伴随胃部不适,部分患者可能呕吐;眩晕则表现为站立或行走时平衡感丧失,周围环境旋转感。伤后2至3天,头痛、恶心症状可能持续,部分患者出现注意力不集中,表现为简单任务分心、记忆短暂缺失;夜间睡眠障碍逐渐显现,如入睡困难、多梦易醒
脑震荡后出现高血压需要进行全面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康复治疗和生活方式干预等方面的综合治疗。首先,药物治疗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之一。医生通常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药物,如钙通道阻滞剂、ACE抑制剂、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等。这些药物能够有效地降低血压,减轻脑部血管的压力,从而缓解高血压对脑部的损害。其次,康复治疗也是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手段。脑震荡后,患者可能会出现一系列的神经功能障碍,如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