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根据患者的病史及临床表现,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即可明确诊断。询问病史时要关注患者耳部相关症状出现的时间、有无诱发或缓解因素、是否有症状加重发生等,同时应详细询问患者近期或既往有无感染性疾病及其他疾病的经历,为诊断提供依据。引起鼓膜内陷的原因有很多种,常见的有气压损伤性中耳炎、急性咽鼓管炎、粘连性中耳炎,应注意鉴别。
鉴别诊断
1、气压损伤性中耳炎
临床表现有耳胀、耳闷、耳鸣及耳痛,疼痛常放射到腮区。轻者于飞行或潜水后数分钟至数小时症状消失,重者则疼痛剧烈,耳聋,甚或产生眩晕。耳镜检查可见锤骨柄周围和松弛部充血,鼓膜内陷,严重者鼓室出现积液,甚至积血,气压过度改变或以往曾患耳疾而鼓膜薄弱者可发生鼓膜破裂。
2、急性咽鼓管炎
常继发于急性鼻咽炎、急性鼻炎和急性鼻窦炎等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儿童多因急性肥大性增殖体炎引起。主要表现为耳部闷塞感和听力障碍。耳镜检查可见咽鼓管黏膜充血、水肿,可因咽鼓管通气不良导致鼓膜内陷。
3、粘连性中耳炎
大多病人患过分泌性中耳炎,有一部分患过急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主要症状有听力下降,耳闭塞感或闷胀感,耳鸣一般不重。耳镜检查可见鼓膜明显内陷,严重者鼓膜紧张部与鼓室内壁部分或几乎完全粘连,松弛部常有内陷袋。鼓膜活动度减弱或消失。穿孔者穿孔边缘与鼓室内壁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