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医生根据病史(与其他患儿接触史)及临床表现(声嘶、咳嗽、呼吸困难),再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咽拭子培养、抗体测定、喉镜检查等)可作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气管、支气管异物、小儿喉痉挛、霉菌性喉炎、喉结核等疾病。
鉴别诊断
1、气管、支气管异物
本病多有异物吸入史,有剧烈呛咳、呼吸困难等症状。胸部听诊、X线检查及支气管镜检查有助于鉴别。对于伴有声音嘶哑的患者,需行纤维(电子)鼻咽喉镜检查,除外喉异物导致的急性喉梗阻。
2、小儿喉痉挛
本病起病急,有吸气性喉喘鸣、吸气性呼吸困难,但无声嘶和犬吠样咳嗽。喉痉挛发作时间短,一旦喉痉挛解除,患儿即恢复正常。
3、霉菌性喉炎
患儿多伴有反复上呼吸道感染或反复抗生素使用病史。查体多可见口腔内鹅口疮,患儿声音嘶哑时间较长,且对症治疗无明显缓解。电子(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可见喉部及声带表面白色假膜状物附着。
4、喉结核
继发于较严重的活动性肺结核或其他器官结核。喉结核早期,喉部有刺激、灼热、干燥感等。声嘶是其主要症状,初起时轻,逐渐加重,晚期可完全失声。常有喉痛,吞咽时加重,当喉软骨膜受累时喉痛尤为剧烈。喉分泌物涂片或培养、喉组织活检可帮助鉴别。
刺猴寻常疣,确实是由HPV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变。寻常疣由HPV1、2、4、7等低危型别感染皮肤角质细胞所致,与引起尖锐湿疣或宫颈癌的高危型HPV,比如16/18型不同。病毒通过皮肤微小破损侵入,在基底细胞层复制后形成特征性粗糙丘疹,通常表面呈"刺状"。临床诊断依据典型外观即可,无需常规HPV分型检测,但免疫抑制患者的泛发疣体需排查高危型混合感染。寻常疣传染性途径,包括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可能传播,但成人因已具备免疫力,感染率低于儿童
乙肝病毒(HBV)在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受环境条件影响,通常为7天至1个月,但在特定条件下可存活更久。HBV的体外存活能力显著强于多数病毒,其稳定性与表面是否存在有机物质、环境湿度及消毒剂类型密切相关。当病毒表面有血液或血清等有机物质时,在25℃下可存活至少7天,4℃环境下可达6个月;在干燥表面存活时间缩短至1-2周,但需紫外线照射1小时才能完全灭活。不同消毒剂对HBV的灭活效果差异显著,75%乙醇需作用10分钟,含氯消毒剂(500mg/L)1分钟即可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