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本病的治疗目的是缓解症状、控制炎症。医生会根据病因、临床症状等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主要包括对症治疗和药物治疗,对于喉梗阻、病情加重者,可行气管切开术。
对症治疗
1、在治疗过程中,要尽量使患儿保持安静,必要时给镇静剂。
2、对于呼吸困难的患儿,予以氧气吸入,可采用水氧雾化吸入,亦可使用蒸气吸入等其他辅助治疗。
药物治疗
1、抗生素药物
病毒性喉炎多继发于细菌感染,应及早使用适当、适量的抗生素如青霉素、红霉素等以控制感染。
2、抗病毒药物
及早使用有效足量的抗病毒药物,如阿昔洛韦,以抗病毒治疗。
3、肾上腺皮质激素药物
激素有抗炎及控制变态反应的作用,由于它的消炎作用,可以减少水肿改善换气。其疗效较好,但用量要够,否则疗效较差。常用药物有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等。
手术治疗
若小儿病毒性喉炎并发喉梗阻及呼吸困难,病情严重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术。若面色由口鼻周围发绀变为苍白发灰、吸气性喉鸣减弱、精神由烦燥转为安静、肢体发凉、指趾发凉,均为病情恶化和呼吸循环竭衰之征,应及时行气管切开术抢救。
刺猴寻常疣,确实是由HPV病毒感染引起的皮肤病变。寻常疣由HPV1、2、4、7等低危型别感染皮肤角质细胞所致,与引起尖锐湿疣或宫颈癌的高危型HPV,比如16/18型不同。病毒通过皮肤微小破损侵入,在基底细胞层复制后形成特征性粗糙丘疹,通常表面呈"刺状"。临床诊断依据典型外观即可,无需常规HPV分型检测,但免疫抑制患者的泛发疣体需排查高危型混合感染。寻常疣传染性途径,包括直接接触或共用物品可能传播,但成人因已具备免疫力,感染率低于儿童
乙肝病毒(HBV)在物体表面的存活时间受环境条件影响,通常为7天至1个月,但在特定条件下可存活更久。HBV的体外存活能力显著强于多数病毒,其稳定性与表面是否存在有机物质、环境湿度及消毒剂类型密切相关。当病毒表面有血液或血清等有机物质时,在25℃下可存活至少7天,4℃环境下可达6个月;在干燥表面存活时间缩短至1-2周,但需紫外线照射1小时才能完全灭活。不同消毒剂对HBV的灭活效果差异显著,75%乙醇需作用10分钟,含氯消毒剂(500mg/L)1分钟即可灭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