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本病诊断主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及扁桃体咽喉检查所见,结合发病年龄和性别,一般可作出初步诊断,病理活检可确诊。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咽喉乳头状瘤、隐窝性扁桃体炎等疾病。
鉴别诊断
1、咽喉乳头状瘤
此病幼儿多发,成人可见,目前认为系病毒感染所致,常并发皮肤疣,男女无差别。主要表现为音哑,喉镜见幼儿多在喉内各部发病,带蒂,基底比较广,呈现菜花状。成人以单个带蒂,常在声带发病,活动不受限,以男性为多,病变局限,病理检查示重度不典型增生或者乳头状增生,可以此为鉴别依据。
2、隐窝性扁桃体炎
因角化病变主要发生在扁桃体隐窝口的上皮层,故易误诊为隐窝性扁桃体炎。故应注意鉴别,角化症的角化物多坚硬,与基底紧密粘连,不易去除,周围组织多无病变,而隐窝性扁桃体炎局部发生炎症,隐窝上皮破坏,扁桃体红肿,隐窝部有脓栓。
小儿咽扁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通常可以一起服用,但必须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决定。小儿咽扁颗粒是中成药,主要成分含金银花、桔梗等,具有清热利咽、解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引起的咽喉肿痛。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复方西药,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主要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流鼻涕等症状。两种药物作用机制不同,针对的症状不同,且无明确药物相互作用禁忌,理论上可联合使用以缓解感冒伴随的咽喉疼痛。但需注意,儿童用药需谨慎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