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病的发病原因和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可能与宿主遗传因素、免疫调节异常和自身免疫、触发或持续的微生物感染等因素有关。
基本病因
1、宿主遗传因素
一些本病患者中存在着人类白细胞抗原,相关研究表明此与基因表达有关。
2、免疫调节异常和自身免疫
本病最基本的病变是滑膜炎。其产生是机体对抗原刺激免疫反应的结果,其中既包括体液免疫反应,也包括细胞免疫反应。
3、触发或持续的微生物感染
一些本病患者在发病前有反复的病菌感染。
诱发因素
潮湿、寒冷、疲劳、营养不良、外伤、精神因素等可能诱发本病。
胆囊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不能喝牛奶,而在缓解期且无不适症状时通常可以喝牛奶。胆囊炎急性发作期,胆囊处于炎症充血、水肿状态,胆汁分泌和排出功能受阻。牛奶富含脂肪和蛋白质,消化吸收需要胆汁参与。此时喝牛奶会刺激胆囊收缩,但因胆汁排出不畅,会加重胆囊负担,导致疼痛加剧,还可能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而在胆囊炎缓解期,患者没有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胆囊功能相对稳定。适量喝牛奶可以补充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对身体有益。不过,也要注意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因为高脂肪的牛奶仍可能刺激胆囊收缩
如果男性血沉高于15mm/1h、女性高于20mm/1h,需警惕风湿性疾病可能,但单纯血沉偏高不能确诊风湿性疾病。血沉是通过测量红细胞在特定条件下的自然沉降速度来评估机体健康的检查指标。正常情况下,男性红细胞沉降率参考值为0~15mm/1h,女性为0~20mm/1h,超出范围即属异常。需注意的是,血沉升高并非风湿性疾病特有,细菌感染、结核、风湿热、组织损伤或坏死、恶性肿瘤等均可引起该指标异常
类风湿因子(RF)是一种以变性IgG(一种抗体)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