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种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病变。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
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腹泻或便秘。
典型症状
1、发热
多为低热,很少超过38.5℃。
2、腹痛
部位和性质不定,以右下腹或脐周常见,可表现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两次疼痛间隙患儿感觉较好。
3、呕吐
可有恶心、呕吐,但食欲及体力情况一般正常。
伴随症状
1、发病前有呼吸道感染的,可伴有鼻塞、咽干、咽痛等呼吸道感染表现。
2、有时伴有腹泻或便秘。病情发展
若细菌感染严重或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当炎症波及肠管时,可能出现肠梗阻、肠麻痹等,出现这两类情况,需要手术治疗。
并发症
1、水、电解质紊乱
因患儿多有呕吐、进食少,故常出现水、电解质紊乱。
2、肠套叠、肠麻痹、肠梗阻
部分患者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能会并发肠套叠,或炎症波及肠管导致肠麻痹、肠梗阻。
3、脓肿或腹膜炎
本病中由沙门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可形成脓肿或出现腹膜炎。
4、营养不良或体重减轻
若长期腹痛、恶心,可引起营养不良或体重减轻。
孩子得了急性的肠系膜淋巴结炎,有点腹泻,而且有发烧的症状,应该积极的应用消炎药物和助消化的药物治疗。多给孩子做腹部热敷,注意腹部保暖,要给孩子多吃一些营养容易消化的食物,保持饮食规律,可以适当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小儿咽扁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通常可以一起服用,但必须严格遵医嘱,不可自行决定。小儿咽扁颗粒是中成药,主要成分含金银花、桔梗等,具有清热利咽、解毒止痛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急性咽炎、扁桃体炎等引起的咽喉肿痛。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是复方西药,含对乙酰氨基酚、马来酸氯苯那敏等成分,主要用于缓解儿童普通感冒或流行性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流鼻涕等症状。两种药物作用机制不同,针对的症状不同,且无明确药物相互作用禁忌,理论上可联合使用以缓解感冒伴随的咽喉疼痛。但需注意,儿童用药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