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
小儿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症状

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是一种由病毒或细菌感染所引起的急性病变。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

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腹泻或便秘。

典型症状

1、发热

多为低热,很少超过38.5℃。

2、腹痛

部位和性质不定,以右下腹或脐周常见,可表现为隐痛或痉挛性疼痛,两次疼痛间隙患儿感觉较好。

3、呕吐

可有恶心、呕吐,但食欲及体力情况一般正常。

伴随症状

1、发病前有呼吸道感染的,可伴有鼻塞、咽干、咽痛等呼吸道感染表现。

2、有时伴有腹泻或便秘。病情发展

若细菌感染严重或治疗不及时,可发展为化脓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当炎症波及肠管时,可能出现肠梗阻、肠麻痹等,出现这两类情况,需要手术治疗。

并发症

1、水、电解质紊乱

因患儿多有呕吐、进食少,故常出现水、电解质紊乱。

2、肠套叠、肠麻痹、肠梗阻

部分患者因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可能会并发肠套叠,或炎症波及肠管导致肠麻痹、肠梗阻。

3、脓肿或腹膜炎

本病中由沙门菌感染引起的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可形成脓肿或出现腹膜炎。

4、营养不良或体重减轻

若长期腹痛、恶心,可引起营养不良或体重减轻。

疾病相关 更多»
胆囊炎能喝牛奶吗

胆囊炎患者在急性发作期不能喝牛奶,而在缓解期且无不适症状时通常可以喝牛奶。胆囊炎急性发作期,胆囊处于炎症充血、水肿状态,胆汁分泌和排出功能受阻。牛奶富含脂肪和蛋白质,消化吸收需要胆汁参与。此时喝牛奶会刺激胆囊收缩,但因胆汁排出不畅,会加重胆囊负担,导致疼痛加剧,还可能引发恶心、呕吐等症状,不利于病情恢复。而在胆囊炎缓解期,患者没有腹痛、腹胀等不适症状,胆囊功能相对稳定。适量喝牛奶可以补充蛋白质、钙等营养物质,对身体有益。不过,也要注意选择低脂或脱脂牛奶,因为高脂肪的牛奶仍可能刺激胆囊收缩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胃病
慢性胃炎 胆汁反流性胃炎 慢性浅表性胃炎 急性单纯性胃炎 萎缩性胃炎 小儿胃炎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
大便
黑便 果酱样大便 柏油便 大便灰白 恶臭便 大便色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