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抗体免疫缺陷病暂无治愈的有效方法,治疗原则是用替代疗法补充病人不能产生的抗体,并针对患者发生的感染进行治疗,主要使用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
1、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是治疗的重要措施,即使无感染也应给予,可减少或预防感染的发生。也可用人血丙种球蛋白(丙种球蛋白)制剂,静脉输入或肌肉注射,具体使用方法、剂量谨遵医嘱,需注意过敏反应,少数人会出现注射部位红肿、疼痛,不适较轻者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恢复。
2、抗感染药物抗体免疫缺陷病患者免疫力低下,较易发生感染。有细菌感染应持续给予有效抗菌药物治疗,主要为抗生素,如左氧氟沙星、头孢拉定等,患者如对某种抗生素过敏,应提前告知医生。患者若为真菌感染,应选择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
其他治疗
大量丙种球蛋白治疗无效者,可输入冻干血浆治疗,因血浆中除含有IgG、IgM、IgA外,还含有其他抗菌物质。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通常表示人体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目前多处于感染恢复期或已获得终身免疫,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人体会先后产生IgM和IgG抗体:IgM抗体在感染早期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抗体在感染中后期或恢复后产生,可长期存在甚至终身携带。因此,IgG抗体偏高说明既往感染过巨细胞病毒,而非现症感染。健康人群中多数人曾隐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尤其是免疫功能正常者,这种情况通常无临床症状,也无需治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