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湿性多肌痛
风湿性多肌痛的诊断

风湿性多肌痛目前尚无确诊性检查和明确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临床表现作出排除性诊断。若老年人有不明原因发热,血沉和(或)C-反应蛋白、不能解释的中度贫血,伴有肩背四肢肌肉疼痛、活动障碍,在排除类风湿关节炎(RA)、肌炎、肿瘤、感染等其他疾病后要考虑风湿性多肌痛的诊断。

诊断依据

满足以下5条标准可以作出诊断:1、发病年龄≥50岁。

2、疼痛和晨僵(至少持续30分钟)呈近端及双侧分布,持续至少2周。僵硬应至少累及以下3个区域中的2个,即颈部或躯干、肩部或上肢近端区域、髋部或大腿近侧。

3、血沉≥40mm/h。

4、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泼尼松10~15mg/d)治疗迅速反应。

5、排除其他类似风湿性多肌痛表现的病变如类风湿关节炎、多发性肌炎等。

鉴别诊断

1、巨细胞动脉炎(GCA)多数情况下,巨细胞动脉炎同时合并风湿性多肌痛,两者合并时鉴别较困难。在风湿性多肌痛中若出现下列情况应注意除外合并巨细胞动脉炎,如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反应不佳;颞动脉怒张、搏动增强或减弱并伴有触痛;伴有头皮痛、头痛或视觉异常等。均需进一步做颞动脉造影、超声、活检等检查明确。

2、类风湿关节炎持续性对称性小关节炎为主要表现,常有类风湿因子阳性。而风湿性多肌痛虽可有关节肿胀,但无持续性小关节滑膜炎,无关节破坏性病变和无类风湿结节,通常类风湿因子阴性。

3、多发性肌炎风湿性多肌痛和多发性肌炎都可出现肌痛。但多发性肌炎肌无力更为突出,伴肌萎缩、血清肌酶活性升高、肌电图示肌源性损害、肌肉活检为肌炎表现,而风湿性多肌痛患者肌酶、肌电图和肌活检正常,肌痛甚于肌无力。

4、纤维肌痛综合征(FMS)纤维肌痛综合征有固定且对称的压痛点,如颈肌枕部附着点,斜方肌上缘中部,冈上肌起始部,肩胛棘上方近内侧缘,第2肋骨与肋软骨交界处外侧上缘,肱骨外上踝下2cm处,臀部外上象限臀肌皱褶处,大转子后2cm处,膝关节内侧鹅状滑囊区等9处,共18个压痛点,肌力和关节正常。伴有睡眠障碍、紧张性头痛、激惹性肠炎,血沉和CRP一般正常,对糖皮质激素治疗无效。

5、排除其他疾病风湿性多肌痛诊断主要是临床诊断,缺乏特异性指标。因此还需与很多其他疾病进行鉴别,如退行性关节病、恶性肿瘤、感染、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退行性关节病根据影像学可资鉴别,其血沉一般不会>40mm/h。病毒感染一般持续时间不会超过2个月,风湿性多肌痛也不会出现菌血症的高热、寒战表现。老年患者出现贫血、体重下降、发热和乏力、血沉增快,临床上必须除外恶性肿瘤。因此需进行细致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尤其是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不明显的患者。

相关解析
杨亚梦 主治医师

风湿免疫科 荆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风湿性多肌痛检查项目

如果患有风湿性多肌痛,应该进行关节镜检查、C反应蛋白试验、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肌电图。PMR最显著的实验异常是血沉升高和C反应蛋白升高。免疫检测类风湿因子、抗核抗体、自身抗体、血清补体、血清肌酶活性。肌电图未见肌源性和神经源性损伤。放射学和肌肉活检正常。检查神经系统,检查肌肉力量和肌肉张力,并进行评估。

观看问答
疾病相关 更多»
流行性腮腺炎来袭,怎么办才不会手忙脚乱?

💥流行性腮腺炎说来就来,毫无预兆。当它真的出现在身边,很多人会陷入迷茫,不知从何下手。🤙别担心,下面就为大家梳理一套清晰有效的应对方案,让你轻松应对。🩺1.一般治疗:流行性腮腺炎具有传染性,一旦确诊需立即隔离,避免传染给他人,通常隔离至腮腺肿大完全消退后3天。患病期间身体较为虚弱,应保证充足休息,以利于恢复。同时,选择易消化、清淡的流食或半流食,如米汤、豆浆、软面条等,避免食用酸性、辛辣、油腻及坚硬的食物,以防刺激腮腺,加重疼痛

罗晓丹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慢性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 癫痫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风湿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力衰竭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冠心病合并风湿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