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的诊断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既往有无感染、药物使用或是肿瘤的经历,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再结合血液检查、尿常规、X线、CT、病理检查等辅助检查结果,即可确诊。

诊断依据

诊断必须满足以下的两条主要标准和四条次要标准中的两条标准。

1、主要标准

(1)典型皮损的急性发作:疼痛或触痛性红色斑块或结节,偶有水疱、脓疱或大疱。

(2)组织病理学表现:真皮中主要以中性粒细胞的浸润,无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的表现。

2、次要标准

(1)有先于本病的非特异性呼吸道或胃肠道感染或预防接种或相关的疾病。

①炎症性疾病如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

②血液系统增生性疾病或实体恶性肿瘤。

③妊娠。

(2)伴有一段时间的发热≥38℃或有全身不适。

(3)发作时异常的实验室检查结果,需要4条中的3条:血沉(ESR)≥20 mm/h、白细胞计数≥8×109/L、外周血中性粒细胞(分叶核及杆状核)≥70%和C-反应蛋白(CRP)升高。

(4)糖皮质激素或碘化钾治疗效果好。

鉴别诊断

1、多形红斑

有特征性虹膜状水肿性红斑,红斑中心有丘疹、大疱,好发于足背、掌跖、面部,对称分布,口腔和生殖器受累较多见。可根据临床表现、病理检查进行鉴别。

2、单纯疱疹

为群集性水疱,疱壁薄、易破溃,可自愈,病程短,易反复发作,全身症状轻微,可检出单纯疱疹病毒抗体。可根据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3、持久性隆起红斑

病程长,患者无发热,皮疹疼痛不定,以红色、紫色或带黄色结节和斑块的皮损为主,有时有鳞屑或结痂,好发于关节伸侧,呈对称分布,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组织病理学特征为坏死性血管炎。可根据临床表现以及病理检查进行鉴别。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的类型

根据临床表现,本病可分经典型或特发型、恶性肿瘤相关型、药物相关型、妊娠相关型4类。

1、经典型或特发型

常发生于中年女性,与感染、溃疡性结肠炎等有关。

2、恶性肿瘤相关型

占20%~30%,常无中性粒细胞升高,且常反复。与血液疾病、生殖疾病相关者可有口腔损害。

3、药物相关型

最常见的是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本病可认为是该药在皮肤的药理学并发症;用于治疗前髓细胞性白血病的全反式维A酸,约使用2周后即可发生本病。

4、妊娠相关型

常发生于妊娠的前3~6个月。

疾病相关 更多»
燕窝果是凉性还是热性

燕窝果性质偏凉,属于凉性水果,但具体寒性程度因人而异,体质偏热者适量食用可清热降火,体质偏寒或脾胃虚弱者过量食用可能引发不适。燕窝果的凉性特质源于其性味归经属性。中医认为,燕窝果性味甘、酸,归肺、胃、大肠经,具有清热降火、润肺止咳、生津止渴的功效。其凉性可中和体内热邪,缓解热病口渴、烦躁等症状,适合体质偏热或夏季食用。然而,凉性食物易伤阳气,若体质偏寒(如手脚冰凉、畏寒怕冷)或脾胃虚弱(如易腹泻、腹胀)者过量食用,可能加重体内寒气,导致胃痛、胃胀、腹泻等不良反应

李红梅 主任医师
抑郁症是终身病吗

抑郁症并非一定是终身病,但存在复发风险,部分患者可能经历慢性或反复发作的病程。通过规范治疗和长期管理,多数患者可实现临床痊愈并维持良好社会功能,但仍有30%-50%患者可能经历病情反复。抑郁症的病程具有显著异质性。首次发作患者经系统治疗后,60%-70%可在6-12个月内达到临床痊愈。然而,抑郁症具有高复发率特征,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1年内复发率可达40%-50%,5年内复发率超过80%。复发风险与遗传易感性、残留症状、社会心理应激、治疗依从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徐莉萍 主任医师
牡丹皮去心火还是肝火

牡丹皮既能去心火,也能清肝火。中医认为,牡丹皮归心、肝经,性微寒,味苦、辛,具有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可针对心火亢盛与肝火旺盛的不同症状发挥治疗作用。心火亢盛多因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导致体内热邪积聚,表现为舌尖红赤、口舌生疮、心烦失眠等症状。牡丹皮通过清热凉血的作用,可帮助清除心火,缓解上述不适。肝火旺盛则多与情绪波动、压力过大相关,常见头晕胀痛、面红目赤、口苦口干、急躁易怒等表现。其活血化瘀的功效能疏解肝经郁热,改善肝火亢盛引发的症状。现代研究也支持牡丹皮的多靶点作用

李红梅 主任医师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有效吗

艾滋病发热用抗生素治疗是否有效取决于发热原因。如果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用抗生素治疗可能有效;如果发热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或机会性感染(如病毒、真菌、寄生虫等)引起,用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当艾滋病患者发热是由细菌性感染引起时,抗生素治疗通常是有效的。因为抗生素能够针对细菌进行杀菌或抑菌,从而控制感染并缓解发热症状。在这种情况下,医生会根据感染部位和可能的病原菌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艾滋病患者发热若是由艾滋病病毒本身引起的,如病毒血症期,或是由机会性感染引起,抗生素治疗通常没有效

李晖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慢性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 癫痫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风湿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力衰竭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冠心病合并风湿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