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是由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导致全身肌肉酸痛的一种疾病,女性多见。早期表现为低热、乏力、呼吸困难、咳嗽、关节痛、关节炎、皮肤可出现红色斑疹,但消失很快,病人可有明显肌痛和肌肉痉挛,肺内可出现浸润性病变。2~3个月后出现硬皮病样皮肤改变,严重时可伴有为记忆力减退,不能集中注意力等。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可能是由于患者服用左旋色氨酸引起。服用左旋色氨酸的剂量、患者年龄、以及某些代谢物和免疫反应基因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的发生有关。此外,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也...
查看更多»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主要表现为疲劳、发热、弥漫性肌肉痛、四肢无力性疼痛和肿胀、水肿、皮肤异常以及随着病情发展出现肺脏、神经系统、筋膜、关节、心脏、肝脏受累等的相关表现。典型症状1、疲劳、发热患...
查看更多»治疗原则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肌痛、皮疹及全身多系统受累的症状,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症状,缓解病情,防止并发症。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但长期疗效及...
查看更多»电话:0108832666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地址:上海市东方路1630号(东),上海市山东中路145号(西)
地址:
电话:02885551331
地址:成都市武侯区国学巷37号
电话:01065296114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帅府园一号(东院);北京市西城区大木仓胡同41号(西院)
地址:中国湖南长沙市湘雅路87号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通常表示人体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目前多处于感染恢复期或已获得终身免疫,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人体会先后产生IgM和IgG抗体:IgM抗体在感染早期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抗体在感染中后期或恢复后产生,可长期存在甚至终身携带。因此,IgG抗体偏高说明既往感染过巨细胞病毒,而非现症感染。健康人群中多数人曾隐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尤其是免疫功能正常者,这种情况通常无临床症状,也无需治疗
梨状肌综合征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具体取决于病因和个体情况,多数患者以单侧发病为主,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双侧同时受累。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由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或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由于梨状肌位于臀部两侧,单侧梨状肌因外伤(如跌倒时臀部着地)、长期不良姿势(如久坐、跷二郎腿)或过度使用(如跑步、跳跃)导致损伤时,通常仅引发单侧症状(如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