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的治疗

治疗原则

嗜酸性粒细胞增多-肌痛综合征的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肌痛、皮疹及全身多系统受累的症状,严重时会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治疗目的在于控制症状,缓解病情,防止并发症。主要治疗方式为药物治疗,但长期疗效及对生存率的影响尚不肯定。

对因治疗

停止使用含有左旋色氨酸的药物或保健品。

对症治疗

1、发热、乏力

患者应注意多休息、多喝水。可先用湿毛巾多次擦洗身体,如发热仍不下降,可使用布洛芬退热或及时报告医生,遵医嘱用药。

2、肌痛、关节痛

疼痛严重时可酌情给予抗炎止痛药,如布洛芬、双氯芬酸等。

3、皮肤损害

注意防止破损处发生感染,如果皮损处出现化脓等情况时可外用红霉素软膏等。出现荨麻疹等过敏性皮疹时可使用抗过敏药物氯雷他定。

4、呼吸道症状

出现呼吸困难时应吸氧,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给予抗感染、化痰、止咳、解痉平喘等治疗。

一般治疗

1、急性期注意卧床休息,适当进行肢体被动运动。症状控制后适当锻炼。

2、有皮肤损害的患者要注意避免感染。

3、患病期间可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补充机体所需营养。

药物治疗

1、糖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初期应用的剂量是否合适及长期治疗是否足量是本病治疗的关键。常用药物有泼尼松、氢化可的松、甲泼尼龙等。

2、免疫抑制剂

糖皮质激素疗效欠佳,不耐受或出现并发症及激素减量时,复发的患者宜加用免疫抑制药,可以增强疗效、减少激素用量、防止并发症。对重症或病程较长的患者,开始即可考虑激素与免疫抑制剂联合治疗。常用药物有甲氨蝶呤、硫唑嘌呤、环磷酰胺等。

3、抗疟药

抗疟药物对皮肤损害有一定的疗效。常用药物有磷酸羟氯喹、羟基氯喹。

4、非甾体抗炎药

非甾体抗炎药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的作用,可用于缓解患者的肌痛、关节痛、发热等症状。常用药物有双氯芬酸、布洛芬、阿司匹林等。

5、抗糖皮质激素副作用的药物

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的患者可能会出现骨质疏松,此时需要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常用的钙剂有磷酸钙、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

其他治疗

1、患者可在用药的同时进行功能锻炼,锻炼方案应个体化。并咨询物理治疗师以避免肌肉运动过度。

2、可以采用物理疗法如红外线疗法以缓解患者的肌肉、关节疼痛。

疾病相关 更多»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是什么

抗巨细胞病毒IgG抗体偏高通常表示人体曾感染过巨细胞病毒,目前多处于感染恢复期或已获得终身免疫,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巨细胞病毒感染后,人体会先后产生IgM和IgG抗体:IgM抗体在感染早期出现,持续时间较短,是近期感染的标志;IgG抗体在感染中后期或恢复后产生,可长期存在甚至终身携带。因此,IgG抗体偏高说明既往感染过巨细胞病毒,而非现症感染。健康人群中多数人曾隐性感染巨细胞病毒,尤其是免疫功能正常者,这种情况通常无临床症状,也无需治疗

李晖 主任医师
梨状肌综合征是单侧还是双侧

梨状肌综合征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具体取决于病因和个体情况,多数患者以单侧发病为主,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双侧同时受累。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由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或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由于梨状肌位于臀部两侧,单侧梨状肌因外伤(如跌倒时臀部着地)、长期不良姿势(如久坐、跷二郎腿)或过度使用(如跑步、跳跃)导致损伤时,通常仅引发单侧症状(如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

许树才 主任医师
肘管综合征可以自愈吗

肘管综合征一般无法自愈,多因尺神经在肘管内受压或损伤引起,需通过干预解除压迫才能缓解症状,否则可能导致神经功能进行性损害。肘管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包括肘部骨折畸形愈合、肘关节慢性劳损、肘管内囊肿或肿瘤等,这些因素会使肘管内压力增高,压迫尺神经,导致手部麻木、刺痛、肌肉无力甚至萎缩。若不治疗,神经受压时间过长会出现脱髓鞘改变甚至轴索变性,造成不可逆损伤。早期轻度压迫者可通过避免肘部过度屈曲、佩戴护肘、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缓解,但中重度患者需手术松解肘管、前移尺神经,才能彻底解除压迫

许树才 主任医师
艾滋病会单独喉咙痛吗

艾滋病可能单独出现喉咙痛,但喉咙痛并非艾滋病的特异性症状,也可能由普通感冒、咽炎等常见疾病引起,需结合流行病学史及检测才能确诊。在艾滋病急性期,部分患者会出现类似流感的症状,包括喉咙痛、发热、乏力、皮疹等,此时的喉咙痛多因病毒血症导致咽部黏膜炎症,可能单独存在或伴随其他症状。但这种症状缺乏特异性,与上呼吸道感染难以区分。若处于艾滋病无症状期,喉咙痛通常与艾滋病本身无关,多由细菌或病毒感染引起

李晖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慢性病
糖尿病 高血压 冠心病 强直性脊柱炎 银屑病 癫痫
免疫缺陷
艾滋病 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 联合免疫缺陷病 抗体免疫缺陷病 遗传性补体缺陷病 先天性全丙种球蛋白低下血症
风湿
风湿性心脏病 风湿性心力衰竭 风湿性二尖瓣狭窄 风湿性二尖瓣关闭不全 风湿性心脏瓣膜病 冠心病合并风湿性心脏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