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狼疮即药物诱发的狼疮是指服用某些药物后引起的关节痛、皮疹、发热、浆膜炎,血液中出现抗核抗体、抗组蛋白抗体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常见症状有发热,不适,消瘦,多关节痛,肌肉痛,皮疹,胸膜炎,心包炎,肝脾肿大。中枢神经与肾损害少见。面部红斑、光过敏、口腔溃疡、脱发均少见。
药物性狼疮主要为使用致病药物所致,但是其确切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还可能与遗传、免疫等多种因素相关。1、药物因素诱发DIL的药物种类众多,常见以下几类:(1)肼苯哒嗪(HyD):如女性患者,有大剂量服药...
查看更多»药物性狼疮的临床表现类似于系统性红斑狼疮,但症状较轻,常见发热、关节炎和浆膜炎、面部皮疹、口腔溃疡、狼疮性脱发等,但少有肾脏、血液系统及神经系统受累。典型症状1、皮肤损害DIL更多见的临床表型是亚急性...
查看更多»治疗原则药物性狼疮的治疗原则是及早停用相关药物,然后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多数患者停药后症状在几周内消失。对于症状严重或者有其它器官受累的可采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治疗。药物治疗1、糖皮...
查看更多»电话:02085253333
地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天河路600号
电话:01088326666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西直门南大街11号
地址:上海市东方路1630号(东),上海市山东中路145号(西)
地址:
地址:朝阳区樱花东路2号(本部);朝阳区双泉堡甲2号(西区舰船院区);北京市朝阳区文学馆路47号(北区)
地址:中国湖南长沙市湘雅路87号
缓解痛经的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吲哚美辛缓释胶囊等,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或抗炎镇痛发挥作用,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选择。缓解痛经的常用药物包括布洛芬缓释胶囊、塞来昔布胶囊、吲哚美辛缓释胶囊等,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或抗炎镇痛发挥作用,需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选择。1.布洛芬缓释胶囊:通过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合成,降低子宫收缩强度,从而缓解原发性痛经。起效时间约1-2小时,药效持续12小时,胃肠道刺激较小,建议餐后服用。适用于轻至中度痛经且无消化道溃疡病史者
盐酸乙哌立松片并非激素类药物,而是一种中枢性骨骼肌松弛剂,专用于治疗肌肉松弛障碍,如肌肉僵硬、疼痛难耐等症状。盐酸乙哌立松片的主要有效成分即为盐酸乙哌立松,它的作用机制与激素类药物大相径庭。激素类药物,诸如糖皮质激素、性激素等,主要是通过调节人体内的激素水平来发挥药效。而盐酸乙哌立松片则是通过作用于血管平滑肌,促使血管扩张,增加血流量,进而有效缓解肌肉紧张和痉挛。此外,它还具有类钙拮抗剂的特性,能够阻断肌肉交感神经的兴奋,进一步改善肌肉紧张状态
抗核抗体(ANA)又叫做抗核酸抗原抗体,一般指的是抗核酸和核蛋白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