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失眠
经行失眠的治疗

治疗原则

本病中医治疗以辨证施治为主。阴虚火旺证,治以滋阴清热,宁心安神;心肝郁火证,治以舒气解郁;心脾失养证,治以健脾养血,宁心安神。若经行或经期偶尔一次失眠,或因情绪激动,入夜不眠,与经期无关的患者,均不属于本病范畴。

对症治疗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证候特点在基础方上进行加减。

1、阴虚火旺

(1)若偏于肾阴不足的患者,可加用干地黄、女贞子、墨旱莲。

(2)若偏于心阴虚的患者,可加用麦冬、生地、五味子。

(3)若入睡易惊醒,心神不宁的患者,可加用青龙齿、牡蛎。

(4)若月经量过多的患者,可加用地榆、贯众炭。

(5)若月经量过少的患者,可加用泽兰、益母草。

2、心肝郁火

(1)若脾胃不和,食欲不振的患者,可去炙知母、石决明,加用陈皮、娑罗子、炒谷麦芽。

(2)若肝火偏旺,眼睛发红,舌红,小便色红黄,可加用苦丁茶、龙胆草、甘菊、泽泻。

(3)若心火偏旺,口舌糜烂,心烦心慌的患者,可加用莲子心、黄连、木通。

(4)若月经过多的患者,可加用墨旱莲、炒地榆。

(5)若月经过少的患者,可加用泽兰、益母草。

3、心脾失养

(1)若胃脘不舒,恶心的患者,可加用制半夏、炒秫米。

(2)若口干、心烦的患者,可加用钩藤、炒丹皮。

(3)若月经过多的患者,可加用阿胶珠、血余炭。

(4)若经行不畅的患者,可加用制香附。

药物治疗

1、阴虚火旺

(1)方药:黄连阿胶鸡子黄汤加减。

(2)常用中药:黄连、黄芩、阿胶、白芍、鸡子黄、夜交藤、鳖甲、怀牛膝。

2、心肝郁火

(1)方药:酸枣仁汤加减。

(2)常用中药:酸枣仁、知母、茯苓、山栀子、广郁金、合欢皮、柏子仁、夜交藤、石决明、龙齿。

3、心脾失养

(1)方药:归脾汤加减。

(2)常用中药:党参、黄芪、白术、茯苓神、龙眼肉、酸枣仁、炙远志、广木香、陈皮、炒当归、夜交藤。

其他治疗

1、体针疗法

可取神门、足三里、内关、三阴交等穴。经前1周开始,进行针刺治疗,每日1次。

2、耳针疗法

可取神门、心、交感等耳穴。进行耳穴埋针治疗。

3、灸法治疗

可取神门、心俞、肾俞、百会、太溪、足三里等穴。每日灸一次,每次每穴艾条悬灸15分钟,10次-15次为1疗程。睡前艾灸治疗疗效较好。

疾病相关 更多»
酸枣叶茶怎么喝治失眠

酸枣叶茶能否改善失眠需根据个体情况判断。对于轻度失眠(如短暂性入睡困难、睡眠浅),科学饮用可能有一定辅助作用;但对于长期失眠或伴随器质性疾病的患者,单靠饮茶效果有限,需结合医学干预。其有效性主要取决于失眠类型、个体体质及饮用方法。酸枣叶中的皂苷和黄酮类成分是其助眠作用的关键。皂苷通过调节γ-氨基丁酸(GABA)受体抑制中枢神经兴奋性,降低大脑过度活跃状态;黄酮类物质则能减少氧化应激对睡眠节律的干扰,并间接影响血清素水平,从而缓解焦虑性失眠

曾科学 主任医师
每晚2片谷维素能治失眠吗

每晚2片谷维素不能根治失眠,但可辅助改善部分人群的失眠症状。谷维素主要作用是调节植物神经功能,改善内分泌平衡,对因神经功能失调引起的轻度失眠有一定效果,但无法解决所有类型的失眠问题。谷维素提取自米糠油,能作用于间脑的植物神经系统与内分泌中枢,减少内分泌紊乱,稳定情绪,从而间接促进睡眠。对于因精神紧张、压力过大导致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引发失眠的人群,每晚服用谷维素,配合规律作息和放松训练,可能缓解入睡困难、睡眠浅等症状

周香雪 副主任医师
失眠吃知柏地黄丸还是六味地黄丸

失眠时都可以吃知柏地黄丸和六味地黄丸。六味地黄丸适用于肾阴虚证型的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手足心热、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知柏地黄丸则适用于肾阴虚火旺证型的失眠,除上述肾阴虚症状外,还伴有潮热盗汗、口干咽痛、遗精等虚火亢盛表现,需在中医师辨证后选用,避免自行用药。六味地黄丸由熟地黄、山茱萸、山药、泽泻、牡丹皮、茯苓组成,以滋阴补肾为主,侧重于填补肾阴不足

曾科学 主任医师
失眠为什么要吃曲唑酮

失眠患者服用曲唑酮,是因为该药物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其通过调节神经递质水平,不仅能缩短入睡时间、延长睡眠时间,还可减少夜间觉醒次数,且相较于传统苯二氮䓬类药物,其成瘾性和副作用相对较低,适合多种类型失眠的治疗。曲唑酮属于四环类非典型抗抑郁药,其改善失眠的机制主要与神经递质调节相关。一方面,曲唑酮可拮抗5-羟色胺2受体,减少5-HT2介导的兴奋作用,同时增强5-HT1受体的功能,促进睡眠;另一方面,曲唑酮对α1肾上腺素能受体的拮抗作用,可降低大脑兴奋性,帮助患者放松并进入睡眠状态

王艺东 主任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