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鳞状上皮癌的病因至今仍不明了。流行病学资料研究认为与阴道黏膜长期刺激、盆腔放射治疗、病毒感染、免疫抑制、雌激素缺乏有关。
基本病因
1、阴道黏膜长期刺激
子宫脱垂患者长期使用子宫托,刺激阴道黏膜,可能会导致阴道鳞状上皮癌。
2、盆腔放射治疗
有部分阴道鳞状上皮癌患者曾经有盆腔放射治疗史,因此推测本病可能与盆腔放射治疗有关。
3、病毒感染
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PV)在宫颈癌的发病中可能起着重要作用,有1%-3%的宫颈癌患者可同时或迟发阴道癌,因此HPV,尤其是HPV16和18型被认为是这些癌的启动因子。
4、免疫抑制
先天性、后天获得性和人工性的免疫抑制患者,阴道鳞状上皮癌的发生率较高。
5、雌激素缺乏
阴道鳞状上皮癌好发于绝经后的妇女,可能与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低下,导致阴道黏膜上皮萎缩,为致癌因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有关。
危险因素
1、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阴道鳞状上皮癌的风险会增加。多数被诊断出患有阴道鳞状上皮癌的人都超过60岁。
2、患有阴道上皮内瘤变(VAIN)会增加阴道鳞状上皮癌的发生风险。
3、吸烟。
4、有多个性伴侣、初次性交年龄较小。
前列腺抗原78ng/mL不一定是癌症,可能由前列腺癌、前列腺炎或良性前列腺增生等多种因素导致,需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前列腺抗原是前列腺上皮细胞分泌的蛋白质,正常值通常低于4ng/mL。当前列腺抗原显著升高时,确实需要高度警惕前列腺癌的可能,尤其是中老年男性。但前列腺抗原升高并非癌症的特异性指标,前列腺炎、良性前列腺增生等良性疾病也可能导致前列腺抗原水平大幅上升。例如,急性前列腺炎可能使前列腺抗原短期内急剧升高,而前列腺增生则可能因腺体体积增大导致前列腺抗原轻度至中度升高
阴道囊肿通常不会自己消失,多数需通过医学干预处理,仅极少数因生理性原因短暂存在的小囊肿可能自行缓解,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阴道囊肿的形成多与组织结构异常或慢性刺激有关:常见类型包括中肾管囊肿、包涵性囊肿或巴氏腺囊肿。这些囊肿的囊壁由上皮细胞构成,会持续分泌液体,导致囊肿逐渐增大或维持现状,且阴道环境潮湿、易受摩擦,可能加重局部炎症或感染,进一步阻碍囊肿吸收。发现阴道囊肿后,建议先观察囊肿大小、位置及是否伴随症状。若囊肿较小、无症状,可暂不处理,但需每3-6个月复查妇科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