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月经史、子宫托放置情况、盆腔放疗史等,结合阴道出血、阴道排液等症状,一般可做出初步诊断。体格检查、肿瘤标志物检测、组织活检有助于帮助确诊。影像学检查、尿道-膀胱镜、直肠-乙状结肠镜检查可了解癌灶转移以及侵犯情况。在诊断过程中,需排除阴道上皮萎缩、阴道尖锐湿疣、阴道炎等疾病。
诊断依据
阴道鳞状上皮癌可采用FIGO分期(FIGO 2012),具体内容如下:
Ⅰ期:肿瘤局限于阴道壁。
Ⅱ期:肿瘤侵及阴道旁组织,但未达骨盆壁。
Ⅲ期:肿瘤扩展至骨盆壁。
Ⅳ期:肿瘤范围超出真骨盆腔,或侵犯膀胱黏膜和(或)直肠黏膜,但黏膜泡状水肿不列入此期。
Ⅳa期:肿瘤侵犯膀胱和(或)直肠黏膜,和(或)直接蔓延超出真骨盆。
Ⅳb期:远处器官转移。
鉴别诊断
1、阴道上皮萎缩
绝经前后妇女雌激缺乏时可见上皮萎缩,阴道细胞学检查可被怀疑为癌;阴道壁上皮碘试验阳性,而与阴道鳞状上皮癌相似。此类患者可在阴道内使用雌激素软膏持续2周后,再行阴道细胞学检查或组织学检查,可恢复为正常的阴道上皮。
2、阴道尖锐湿疣
肉眼观察此类病灶难以与阴道鳞状上皮癌鉴别,需依靠组织学检查。组织学显示尖锐湿疣可有轻度到中度不典型的增生,有过度角化或亚角化,胞浆内空泡变性伴胞膜增厚广泛存在,胞核深染。电镜下可能见到HPV颗粒。
3、阴道炎
与早期阴道鳞状上皮癌在肉眼上难以分辨,尤其是癌灶为多中心或弥漫性生长时,需借助组织学检查。炎症不典型增生的特点是上皮内的基底细胞或亚基底细胞层呈反应性增厚,细胞核和核仁明显,偶尔可出现核分裂细胞,但仅局限于上皮的下1/3,而其余2/3的细胞结构、细胞间连接均正常。
女性的阴道长度因个体差异而异,但一般来说,阴道的平均长度大约在8至12厘米之间。这一长度范围涵盖了大多数健康成年女性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女性的身体都是独特的,因此阴道长度也会有所不同。阴道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部分,连接着外阴和子宫。它是一个柔软、有弹性的管状结构,具有上宽下窄的特点。阴道的前壁和后壁长度略有不同,前壁通常稍短,约7至9厘米,与膀胱和尿道相邻;后壁稍长,约10至12厘米,与直肠相邻。阴道的长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种族、体型、年龄以及生育经历等
宫颈癌一般不能通过自己触摸的方式检查出来。宫颈癌是原发于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其发病部位较为隐蔽,且早期症状不明显,难以通过自我触诊来发现异常。宫颈癌自己不能摸出来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发病部位和病理特点。宫颈位于子宫的下部,深藏于盆腔之中,受到周围骨盆壁和软组织的保护,使得自己触摸时难以触及。此外,宫颈癌在早期时往往没有明显的肿块形成,宫颈表面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糜烂、充血或光滑无异常,这些细微的变化难以通过自我触诊来准确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