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鳞状上皮癌
阴道鳞状上皮癌的治疗

治疗原则

医生会根据临床分期、病灶大小和位置、患者的意愿和年龄等给予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治疗方法包括手术治疗、放疗、化疗等。

药物治疗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通常会给予化学药物,以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

手术治疗

1、癌灶位于阴道上段的Ⅰ期患者,可行广泛全子宫+阴道上段切除(切缘距病灶1cm)+盆腔淋巴结切除。若子宫已切除,行宫旁广泛+阴道上段切除+盆腔淋巴结切除。

2、癌灶位于阴道下段的Ⅰ期患者,行局部广泛切除(切缘距病灶1cm)+双侧腹股沟淋巴结切除。必要时切除部分外阴和尿道,并行阴道下段成形术。

3、癌灶位于阴道中段或较广且浸润深的病变,需行全子宫、全阴道切除及腹股沟和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4、对Ⅳa期患者,若合并膀胱阴道瘘或直肠阴道瘘,可行前盆、后盆或全盆脏器去除术,以及盆腔和(或)腹股沟淋巴结清扫术。

放化疗

1、放疗

又称放射治疗,是阴道鳞状上皮癌最常用的治疗手段,通过使用辐射性的高能量束来杀死癌细胞,包括体外放疗和近距离放疗。

(1)放疗方式

①体外放疗:是对可能转移的继发灶的治疗。凡癌灶位于中上段者,应作骼、盆腔区淋巴结的体外放疗;凡癌灶位于阴道下段者,除骼、盆腔区的体外放疗外,还应该包括腹股沟区淋巴结的体外放疗。

②近距离放疗:是对原发灶的治疗,将放射粒子植入病灶内以杀伤癌细胞。

(2)放疗并发症

阴道鳞状上皮癌的放射治疗可造成阴道狭窄、阴道黏膜溃疡等并发症。

2、化疗

化疗药物对阴道鳞状上皮癌的治疗处于辅助地位,目前认为有效的药物有顺铂、卡铂、博来霉素、长春新碱和丝裂霉素等。具体化疗方案包括单独化疗、同步放化疗以及化疗联合手术。

(1)单独化疗

阴道鳞状上皮癌单纯化疗疗效较差,仅用于晚期患者的姑息性治疗,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

(2)同步放化疗

用于局部晚期阴道鳞状上皮癌的治疗或疑有盆外及区域淋巴结转移或病灶体积大(>4cm)且较广泛者。

(3)化疗联合手术、放疗

化疗联合手术或放疗用于晚期肿瘤患者,可提高手术或放疗的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化疗不仅作用于局部的肿瘤,减少肿瘤负荷,有利于腔内治疗或手术,而且能消灭微小转移灶,提高肿瘤治疗效果。

疾病相关 更多»
女人阴道有多长

女性的阴道长度因个体差异而异,但一般来说,阴道的平均长度大约在8至12厘米之间。这一长度范围涵盖了大多数健康成年女性的情况,但需要注意的是,每个女性的身体都是独特的,因此阴道长度也会有所不同。阴道是女性生殖系统的一部分,连接着外阴和子宫。它是一个柔软、有弹性的管状结构,具有上宽下窄的特点。阴道的前壁和后壁长度略有不同,前壁通常稍短,约7至9厘米,与膀胱和尿道相邻;后壁稍长,约10至12厘米,与直肠相邻。阴道的长度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遗传、种族、体型、年龄以及生育经历等

江燕萍 主任医师
宫颈癌自己能摸出来吗

宫颈癌一般不能通过自己触摸的方式检查出来。宫颈癌是原发于子宫颈部位的恶性肿瘤,其发病部位较为隐蔽,且早期症状不明显,难以通过自我触诊来发现异常。宫颈癌自己不能摸出来的原因主要在于其发病部位和病理特点。宫颈位于子宫的下部,深藏于盆腔之中,受到周围骨盆壁和软组织的保护,使得自己触摸时难以触及。此外,宫颈癌在早期时往往没有明显的肿块形成,宫颈表面可能仅表现为轻微的糜烂、充血或光滑无异常,这些细微的变化难以通过自我触诊来准确判断

江燕萍 主任医师
鳞癌为什么叫癌王

鳞癌之所以被称为癌王,这一称谓并非随意而定,而是基于其较高的发病率、广泛的发病部位以及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鳞癌是一种起源于上皮细胞且细胞呈鳞状分化的恶性肿瘤。其发病率相对较高,尤其在长期暴露于阳光、紫外线、化学物质刺激等不良环境因素的人群中更为常见。鳞癌的发病部位广泛,不仅可发生于皮肤,如头皮、面部、手臂等暴露部位,还可能出现在肺、食管、鼻咽和宫颈等多种组织器官中。由于其恶性程度高,鳞癌在晚期可能迅速扩散和转移,导致治疗难度加大,患者预后往往较差

尤长宣 主任医师
非典型鳞状细胞是炎症吗

非典型鳞状细胞不一定是炎症。非典型鳞状细胞是宫颈细胞学检查中常见的一种结果。这种细胞指的是在检查过程中观察到的鳞状上皮细胞具有一些异常的形态学特征,但这些变化尚未达到典型的恶性细胞变化标准。非典型鳞状细胞的出现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其中,炎症反应是一个可能的原因,如宫颈炎、阴道炎等妇科疾病。当宫颈或阴道受到炎症的刺激时,上皮细胞可能会出现异常增生和形态学改变,从而在细胞学检查中表现为非典型鳞状细胞。此时,患者可能会伴随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阴道出血、腹痛等宫颈炎症相关症状

江燕萍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癌症
宫颈癌 前列腺癌 卵巢癌 子宫癌 睾丸癌 阴茎癌
妇科肿瘤
子宫肌瘤 子宫癌 子宫内膜癌 子宫肉瘤 子宫内膜间质肉瘤 子宫平滑肌肉瘤
发热
潮热 间歇热 回归热 波状热 反复发热 慢性低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