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异物置入病史和典型的症状表现,及妇科检查时看到或触及异物即可进行初步诊断,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并和阴道炎、阴道恶性肿瘤等疾病进行鉴别。
诊断依据
1、病史
成年患者有较明确的阴道异物放入史,幼儿可能难以叙述病史。
2、症状
(1)阴道分泌物增多,可能有脓血性白带,伴有臭味。
(2)阴道不规则出血。
(3)疼痛与生殖道不适感。
(4)反复出现的外阴、阴道炎,尤其是幼女顽固性外阴炎治疗无效时,应考虑本病。
3、体征
视诊可见患者的外阴及阴道口周围皮肤黏膜充血潮红,可能有湿疹样改变或皮损。进行阴道检查或肛诊时,可能触及异物。
4、辅助检查
进行影像学检查可以发现异物的存在。
鉴别诊断
1、外阴、阴道炎
阴道异物的患者常会出现阴道分泌物增多,外阴瘙痒。需要与细菌性、霉菌性、滴虫性等各种阴道炎进行鉴别。而外阴、阴道炎也是阴道异物长期未取出的并发症,需要进行妇科检查、分泌物涂片、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及鉴别。
2、蛲虫性阴道炎
二者均好发于幼女。但蛲虫性阴道炎的瘙痒较重,常会因搔抓出现外阴及肛门周围皮肤的皮炎及抓痕。阴道涂片炎性反应轻,可见蛲虫卵,触诊及影像学检查未发现异物。
3、宫颈、阴道恶性肿瘤
阴道异物出现阴道分泌物恶臭时,应该与宫颈、阴道恶性肿瘤鉴别。通过阴道窥器检查、阴道脱落细胞检查及或组织检查可以进行鉴别。
4、性早熟
以阴道流血为主要症状的幼女,需与性早熟鉴别。性早熟幼女可能有雌激素的摄入和基础病史,常伴有乳房等第二性征的发育。女性激素检查发现促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峰值>0.6~1.0,B超检查示子宫、卵巢体积增大,且未发现阴道异物存在,即可以进行鉴别。
阴道有异物感考虑可能长了赘生物,建议尽早地去正规医院妇科进行妇科常规检查,检查是否长有赘生物。医生再根据检查结果对症的支持治疗,不要过度的紧张,有问题一定要及时就医,做到早发现早治疗。治疗期间清淡饮食,禁止性生活,多注意休息,有其他不适症状随时就诊。
阴道囊肿通常不会自己消失,多数需通过医学干预处理,仅极少数因生理性原因短暂存在的小囊肿可能自行缓解,但这种情况非常罕见。阴道囊肿的形成多与组织结构异常或慢性刺激有关:常见类型包括中肾管囊肿、包涵性囊肿或巴氏腺囊肿。这些囊肿的囊壁由上皮细胞构成,会持续分泌液体,导致囊肿逐渐增大或维持现状,且阴道环境潮湿、易受摩擦,可能加重局部炎症或感染,进一步阻碍囊肿吸收。发现阴道囊肿后,建议先观察囊肿大小、位置及是否伴随症状。若囊肿较小、无症状,可暂不处理,但需每3-6个月复查妇科超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