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原则
原发性输卵管癌的治疗以手术为主,辅以化疗、放疗等综合治疗。手术是治疗输卵管癌的主要方法,初次手术的彻底性与预后密切相关。早期患者应行分期手术,晚期患者应行肿瘤细胞减灭术。除了I期G1患者术后不需要化疗外其他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以铂类为基础的联合化疗。
药物治疗
本病可经化学药物治疗,具体详见放化疗。
手术治疗
1、早期患者应行全面的分期手术。对于年轻、渴望生育的早期患者,医生会仔细评估并谨慎决定是否进行保留生育功能手术。手术方式包括全面手术分期、患侧附件切除、保留子宫和对侧附件。主要适用于肿瘤局限于单侧卵巢的I期患者。
2、晚期患者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手术目的主要是切除所有原发灶,尽可能切除所有转移灶,使残余肿瘤病灶达到最小,必要时可切除部分肠管、膀胱、脾脏等脏器。对于经评估无法达到满意手术的Ⅲ、Ⅳ期患者,医生会先行2-3个疗程的新辅助化疗后再进行手术,这类手术被称为中间型手术。
放化疗
1、化学药物治疗
常用化疗药物有顺铂、卡铂、紫杉醇、环磷酰胺、依托泊苷等。化疗应与手术治疗紧密配合,是主要的术后辅助治疗,一线用药为紫衫醇和铂类联合化疗。
2、放射治疗
输卵管癌复发后应用局部放疗,以控制局部症状,不推荐全腹腔照射。局部照射常引起阴道狭窄,需注意适时用阴道扩张器。
其他治疗
若输卵管癌中含雌、孕激素受体,可应用抗雌激素药物(如他莫昔芬)及长期避孕激素(如己酸孕酮,甲羟孕酮)等治疗。但目前对激素的治疗作用还没得到充分的肯定。
手术是治疗输卵管癌的主要方法。由于输卵管癌病例较少,目前尚无前瞻性的治疗研究。输卵管癌的手术方式和范围主要是卵巢癌。应根据患者的病理变化、分期、年龄和生育要求综合考虑。手术过程中,应认真进行手术分期,仔细探查盆腔和腹腔。腹膜液或冲洗液的细胞学检查也应在隔膜、肝脏、脾脏和胃肠道进行。由于癌细胞很容易通过输卵管伞或浆膜表面脱落到腹腔,因此腹膜液或冲洗液的细胞学检查非常重要。
输卵管造影后,一般建议女性在15至30天后再考虑同床。这一建议主要基于造影检查对输卵管黏膜可能产生的刺激或损伤,以及个体恢复时间的差异。每位女性的恢复状况不同,因此同床时间需根据个体差异来定。一些女性可能在15天左右就恢复良好,无任何不适,可以考虑同床。然而,对于恢复较慢或伴有其他症状,如阴道异常分泌物的女性,可能需要等待30天或更长时间。这是因为过早同床可能会导致病原菌侵入,增加生殖道炎症的风险,不利于身体健康。在决定是否同床前,女性应咨询医生并根据自身身体状况做出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