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结合临床表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明确该病。
诊断依据
患者在月经第五天取内膜进行病理检查,发现仍有分泌期现象。基础体温呈双相型,但上升后在经期下降缓慢或经期孕酮水平未降。
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需要与有经期延长或异常子宫出血表现的疾病进行鉴别。
1、血液系统疾病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血液系统疾病的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的症状。一般通过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能够进行鉴别。
2、妊娠相关疾病虽然患者没有明确停经史和腹痛,但对于有性生活的妇女,怀疑为异位妊娠、先兆流产导致异常子宫出血时,应常规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查,排除妊娠相关性疾病。以此来和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进行鉴别。
3、妇科疾病外阴、阴道的损伤,阴道、宫颈和子宫的炎症,宫颈、子宫、卵巢和输卵管肿瘤均可能导致异常出血。通过仔细的询问病史、妇科检查、超声、CT等可与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进行鉴别。
4、其他放置宫内节育器、使用甾体激素避孕措施、短期内多次重复服用紧急避孕药也可出现与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相似的症状,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及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手段,一般不难鉴别。
子宫后位怀孕后,若胎儿发育正常且孕妇体型适中,通常会在孕中期后逐渐显怀;若孕妇体型偏瘦、骨盆较宽或胎儿发育较小,可能显怀较晚或不明显。子宫后位本身不影响胎儿发育,显怀主要与子宫位置随孕周增长逐渐前移有关。孕早期子宫尚未明显增大,无论前位还是后位均不易显怀;进入孕中期后,随着胎儿生长和羊水增多,子宫逐渐突出盆腔,后位子宫会因重力作用或韧带牵拉向前移动,此时若孕妇腹部脂肪适中、子宫前移明显,就会逐渐显现出孕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