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细询问患者的病史,结合临床表现及病理组织学检查可明确该病。
诊断依据
患者在月经第五天取内膜进行病理检查,发现仍有分泌期现象。基础体温呈双相型,但上升后在经期下降缓慢或经期孕酮水平未降。
鉴别诊断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需要与有经期延长或异常子宫出血表现的疾病进行鉴别。
1、血液系统疾病患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凝血因子缺乏等血液系统疾病的女性患者可能会出现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的症状。一般通过血常规和凝血功能检查能够进行鉴别。
2、妊娠相关疾病虽然患者没有明确停经史和腹痛,但对于有性生活的妇女,怀疑为异位妊娠、先兆流产导致异常子宫出血时,应常规行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检查,排除妊娠相关性疾病。以此来和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进行鉴别。
3、妇科疾病外阴、阴道的损伤,阴道、宫颈和子宫的炎症,宫颈、子宫、卵巢和输卵管肿瘤均可能导致异常出血。通过仔细的询问病史、妇科检查、超声、CT等可与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进行鉴别。
4、其他放置宫内节育器、使用甾体激素避孕措施、短期内多次重复服用紧急避孕药也可出现与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相似的症状,通过仔细询问病史及结合相应的辅助检查手段,一般不难鉴别。
子宫摘除一般指的是子宫切除术,子宫切除术在妇科手术中属于较大手术,对患者身体及生活有显著影响。无论是全切还是次切,均因涉及重要器官、操作复杂、风险较高而被视为大手术。首先,子宫作为女性生殖系统的核心器官,其切除术是一项重大手术。手术可能涉及切除子宫体、子宫颈(全切)或仅子宫体(次切)。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极其仔细地分离子宫周围的韧带和血管,因为任何疏忽都可能引发大出血或损伤邻近的重要器官。其次,子宫切除术伴随着一系列风险。麻醉风险、术中出血风险、术后感染风险都是患者需要面对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