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医生根据病史(分娩史)及临床表现(阴道口有组织物落出、排尿困难、排便困难),再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超声检查、MRI检查等)可作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宫颈延长、子宫黏膜下肌瘤、慢性子宫内翻等疾病。
鉴别诊断
1、宫颈延长
妇科检查阴道内宫颈虽长,但宫体在盆腔内,屏气并不下移。
2、子宫黏膜下肌瘤
子宫黏膜下肌瘤可被挤出宫颈外口而突入阴道内,可与子宫脱垂相混淆,需要加以鉴别。子宫黏膜下肌瘤患者有月经过多病史,宫颈口可见红色、质硬的肿块,表面找不到宫颈口,但在其周围或一侧可扪及被扩张变薄的宫颈边缘。
3、慢性子宫内翻
罕见,阴道内见翻出的宫体,表面覆盖暗红色绒样子宫内膜,两侧角可见输卵管开口,妇科检查盆腔内无宫体。
按脱垂部位不同,可分为子宫脱垂、膀胱膨出、肠膨出、肠脱垂等。国际上使用最普遍的是Baden1968年制定的定量系统。国内现教科书上介绍的是1981年在青岛召开的部分省、市、自治区“两病”科研协作组的意见。
1、国内分期法:检查时患者平卧,在用力下屏时子宫下降的程度,将子宫脱垂分为3度:
Ⅰ度:
①轻型:宫颈外口距处女膜缘<4cm,未达处女膜缘;
②重型:宫颈已达处女膜缘,阴道口可见子宫颈。
Ⅱ度:
①轻型:宫颈脱出阴道口,宫体阴道内;
②重型:部分宫体脱出阴道口。
Ⅲ度:宫颈及宫体全部脱出于阴道口。
2、
绝经后出现少量白带属于正常现象,但若伴随异常症状则需警惕妇科疾病。绝经后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生殖道分泌物通常会明显减少。然而,阴道黏膜仍会分泌少量透明或乳白色白带,这是黏膜自我清洁和保护的自然机制。正常情况下的白带应无异味、量少且不引起外阴瘙痒。如果出现以下情况则属异常:白带量突然增多、呈黄绿色或血性、伴有腥臭味或外阴灼痛,这些可能提示老年性阴道炎、宫颈病变甚至妇科肿瘤。建议绝经女性保持外阴清洁干燥,避免过度冲洗阴道。每年应进行妇科检查,包括宫颈TCT和HPV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