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医生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腹胀、腹痛、月经不规则),再结合相关辅助检查(如B超检查、病理检查等)可作出诊断。在诊断的过程中,需除外卵巢纤维瘤水肿、多囊卵巢病、卵巢硬化性间质瘤等疾病。
鉴别诊断
1、卵巢纤维瘤水肿
属真性肿瘤,缺乏卵巢滤泡、白体等结构,亦不能分辨皮质、髓质,故与本病不同。
2、多囊卵巢病
多囊卵巢呈双侧性,卵巢白膜呈显著增厚,皮质下多个囊性卵泡。临床表现有不孕、多毛、肥胖。而本病单侧多见,无卵巢白膜增厚,胶原纤维增生,卵巢光滑增大、质软。
3、卵巢硬化性间质瘤
有丰富的脉管,间质细胞肥大,水肿区夹杂致密硬化区,病变波及全部卵巢,缺乏正常卵巢结构,故与本病不同。
胰岛素水平升高与多囊卵巢综合征有关系。胰岛素抵抗是多囊卵巢综合征的核心特征之一,约70%的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当机体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时,胰腺会代偿性分泌更多胰岛素,导致高胰岛素血症。过高的胰岛素水平会刺激卵巢分泌过量雄激素,进而抑制卵泡正常发育,形成多囊样改变。同时高胰岛素还会加重肥胖,形成恶性循环。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胰岛素升高更为明显,但瘦型患者也可能存在胰岛素抵抗。长期高胰岛素状态不仅影响生殖功能,还会增加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代谢风险
多囊卵巢综合征难以治愈,目前尚无根治手段,但通过规范治疗可有效控制症状。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的内分泌代谢疾病,其核心病理机制涉及胰岛素抵抗、高雄激素血症及排卵功能障碍。由于病因复杂且涉及遗传与环境交互作用,目前尚无根治手段,但通过个体化治疗可实现症状缓解和生育需求满足。该疾病的治疗需结合患者年龄、生育需求及代谢状态制定方案。对于无生育要求的年轻患者,可通过口服避孕药调节月经周期、降低雄激素水平,同时配合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