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汁淤滞
胆汁淤滞的诊断

诊断

根据病史、胆汁淤滞的临床表现,结合腹部B超、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CT检查、静脉胆道造影、磁共振胆管造影等以明确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排查是否存在胆管结石、胆汁性肝硬化、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等疾病。

鉴别诊断

胆汁淤滞的原因有很多种,临床上常见于以下几种情况,要注意鉴别。

1、胆管结石

平时一般无症状或仅有上腹不适,当结石造成胆管梗阻时可出现腹痛或黄疸,如继发胆管炎时,可有较典型的Charcot三联征:腹痛、寒战高热、黄疸。严重者出现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全身脓毒症或感染性休克。体格检查可能仅可触及肿大或不对称的肝,肝区有压痛和叩击痛。

2、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

本病可能与细菌或病毒感染、自身免疫等有关。临床主要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梗阻黄疸,常伴有皮肤瘙痒、疲倦、乏力、体重减轻,有时起病之初亦可表现有急性腹痛,伴有间歇性不规则的发热等胆管炎症状。体格检查主要发现肝、脾大;晚期患者常有重度黄疸、严重肝损害、胆汁性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的表现。

3、胆汁性肝硬化

乏力和瘙痒是胆汁性肝硬化比较突出的临床症状。患者一旦发生瘙痒,疾病常进行性加重。虽然瘙痒的发生与胆汁淤积有关,但部分患者也可在胆汁淤积出现前即发生瘙痒,因为受损伤的胆管上皮细胞可释放致痒物质,如组胺及阿片类物质等。体检可见皮肤黄染及色素沉着、黄斑瘤。长期肝内胆汁淤积可导致肝脏中度或显著增大,质硬,脾脏也可呈中度或显著增大。

疾病相关 更多»
总胆汁酸168算很高吗

总胆汁酸168μmol/L算很高。总胆汁酸正常值通常在0.1-10.0μmol/L之间,168μmol/L远超正常范围,属于严重偏高。总胆汁酸是肝脏分解胆固醇后的产物,其水平能反映肝脏功能。当总胆汁酸偏高时,可能提示肝脏或胆道存在问题。轻度偏高可能由饮食、药物等因素引起,但168μmol/L这样的高水平,通常与严重的肝脏疾病或胆道梗阻有关。例如,新生儿总胆汁酸高达168μmol/L,就属于较为严重的胆汁淤积现象,可能由胆道梗阻引起的胆汁淤积性肝病导致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总胆汁酸从140到300

总胆汁酸是反映肝脏代谢功能及胆道系统通畅情况的重要指标,其数值从140升高到300,提示肝脏或胆道系统可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问题,主要与药物性肝损伤、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胆结石、先天性胆道异常、肝硬化等病理性因素相关,下面按照疾病轻重从轻到重进行排序介绍。一旦发现总胆汁酸明显升高,需及时就医排查病因。1.药物性肝损伤:某些药物如抗结核药(异烟肼、利福平等)、抗癫痫药(丙戊酸钠等)、解热镇痛药(对乙酰氨基酚等)在代谢过程中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害,影响肝脏对胆汁酸的代谢和排泄功能,导致总胆汁酸升高

付志强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
黄疸
乙肝 肝硬化 肝癌 肝炎 肝脓肿 肝功能衰竭
结石
胆结石 胆囊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 胆道结石 胰腺结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