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囊肿
肝包虫囊肿的治疗

治疗原则

肝包虫囊肿目前临床上尚无达到治愈的药物,故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宜在出现压迫症状前行手术治疗,治疗原则是清除内囊、防止外渗、消灭外囊残腔、预防感染。

药物治疗

驱虫药物:通常难以达到治愈的效果,主要用于不能手术、术后复发及广泛播散者,常用药物有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可使部分患者的包虫囊状缩小,但对部分患者效果不明显。

手术治疗

手术应强调彻底清除和杀灭包虫虫体而达到根治目的。常用手术方法包括肝包虫囊肿外囊完整剥除术,肝包虫囊肿肝部分切除术,肝包虫囊肿的外囊次全切除术,改良式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术,经皮细针穿刺引囊液术,腹腔镜肝包虫囊肿摘除术,肝移植等。

1、肝包虫囊肿外囊完整剥除术

是根治本病的首选手术方式之一,该手术方法可彻底解决术后复发和胆瘘合并感染两大难题。但对于术者的技术和器械要求较高,有可能损伤主要胆管或血管,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

2、肝包虫囊肿肝部分切除术

近年来,随着肝切除技术进人精准阶段,该手术方式可视为根治肝包虫囊肿的首选方法之一。但由于外囊残腔的存在,术后并发症可能性较大。

3、肝包虫囊肿的外囊次全切除术

是在内囊摘除术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切除外囊壁,降低术后残腔所致感染或胆瘘并发症。由于最小范围保留了紧贴肝门或周围解剖层次不清的外囊壁,因此,该手术可以明显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手术时间。目前,该术式作为本病的次选手术方法。

4、改良式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术

是治疗本病最常用的传统手术方式之一,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但该手术方式易发生胆瘘及残腔感染等难治性并发症,存在术后肝囊型包虫病复发或播散种植的风险。故该术式目前作为本病手术治疗的第三选择。

5、经皮细针穿刺引囊液术

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主要在尚不具备手术条件的国家和地区予以施行。

6、腹腔镜肝包虫囊肿摘除术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和发展,该手术方式在治疗本病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缩短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等优点。手术方式包括完整包虫外囊切除术、内囊摘除术和肝叶切除术。为减少包虫病囊液外溢播散种植可能,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并且对手术人员资质要求较高。

7、肝移植

对于囊肿压迫第二肝门,导致肝脏严重淤血,传统治疗方法无效者,可考虑异体肝移植治疗。

其他治疗

肝包虫囊肿胆道并发症的ERCP治疗:ERCP在肝包虫囊肿所致胆道并发症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常用于控制胆道急性感染、减轻黄疸和保持术后胆道畅通。

疾病相关 更多»
对肝伤害最轻的他汀药

目前临床常用他汀类药物中,对肝损伤风险相对较低的主要是水溶性他汀如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其肝代谢依赖的细胞色素P450酶较少,对肝功能影响较小。1.水溶性他汀如瑞舒伐他汀、阿托伐他汀:部分通过肝脏代谢,但对P450酶依赖程度较低,且有肾脏排泄途径,对肝脏影响相对较轻,尤其适合轻中度肝功能不全者。2.脂溶性他汀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主要通过肝脏细胞色素P450酶代谢,对肝脏负担相对较重,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增加转氨酶升高风险

刘丽娟 副主任医师
盆腔包块84cm大危险吗

盆腔包块84cm大非常危险。如此巨大的包块会严重压迫周围组织和器官,挤压膀胱、直肠会造成排尿困难、排便不畅;压迫输尿管可引发肾积水;挤压胃肠道会导致恶心、呕吐、腹胀等症状,甚至影响呼吸功能,出现胸闷、气短。巨大盆腔包块内部组织血供易受影响,容易发生缺血坏死,还存在破裂风险。一旦破裂,会引发腹腔内大出血,导致患者休克,若不及时抢救,将危及生命。而且包块越大,恶变的可能性也越高,即便原本是良性,随着生长也可能发生性质转变,加重病情。从手术切除难度来说,84cm大的盆腔包块手术切除难度极大

江燕萍 主任医师
卵巢囊肿吃药会消失吗

部分功能性囊肿如黄体囊肿、滤泡囊肿可能通过药物治疗消失,而一些病理性囊肿,如巧克力囊肿、畸胎瘤等,药物治疗通常难以使其完全消失。1.功能性囊肿:是由于卵巢的正常生理周期变化形成,一般直径较小,多在5厘米以下,通常会在1-3个月经周期内自行消退,服用短效避孕药等药物,调节体内激素水平,可促进囊肿更快消失。2.病理性囊肿:是卵巢组织异常增生形成,如巧克力囊肿由子宫内膜异位到卵巢引起,畸胎瘤由生殖细胞异常分化导致,这些囊肿结构较为复杂,药物很难从根本上消除病灶,往往需要手术干预才能去除

余自淑 副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
黄疸
乙肝 肝硬化 肝癌 肝炎 肝脓肿 肝功能衰竭
结石
胆结石 胆囊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 胆道结石 胰腺结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