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包虫囊肿
肝包虫囊肿的治疗

治疗原则

肝包虫囊肿目前临床上尚无达到治愈的药物,故仍以手术治疗为主,宜在出现压迫症状前行手术治疗,治疗原则是清除内囊、防止外渗、消灭外囊残腔、预防感染。

药物治疗

驱虫药物:通常难以达到治愈的效果,主要用于不能手术、术后复发及广泛播散者,常用药物有阿苯达唑、甲苯咪唑等,可使部分患者的包虫囊状缩小,但对部分患者效果不明显。

手术治疗

手术应强调彻底清除和杀灭包虫虫体而达到根治目的。常用手术方法包括肝包虫囊肿外囊完整剥除术,肝包虫囊肿肝部分切除术,肝包虫囊肿的外囊次全切除术,改良式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术,经皮细针穿刺引囊液术,腹腔镜肝包虫囊肿摘除术,肝移植等。

1、肝包虫囊肿外囊完整剥除术

是根治本病的首选手术方式之一,该手术方法可彻底解决术后复发和胆瘘合并感染两大难题。但对于术者的技术和器械要求较高,有可能损伤主要胆管或血管,发生严重手术并发症。

2、肝包虫囊肿肝部分切除术

近年来,随着肝切除技术进人精准阶段,该手术方式可视为根治肝包虫囊肿的首选方法之一。但由于外囊残腔的存在,术后并发症可能性较大。

3、肝包虫囊肿的外囊次全切除术

是在内囊摘除术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切除外囊壁,降低术后残腔所致感染或胆瘘并发症。由于最小范围保留了紧贴肝门或周围解剖层次不清的外囊壁,因此,该手术可以明显降低手术风险,缩短手术时间。目前,该术式作为本病的次选手术方法。

4、改良式肝包虫囊肿内囊摘除术

是治疗本病最常用的传统手术方式之一,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具有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但该手术方式易发生胆瘘及残腔感染等难治性并发症,存在术后肝囊型包虫病复发或播散种植的风险。故该术式目前作为本病手术治疗的第三选择。

5、经皮细针穿刺引囊液术

具有创伤小、操作简便等优点,主要在尚不具备手术条件的国家和地区予以施行。

6、腹腔镜肝包虫囊肿摘除术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成熟和发展,该手术方式在治疗本病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腹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轻、缩短住院时间和康复时间等优点。手术方式包括完整包虫外囊切除术、内囊摘除术和肝叶切除术。为减少包虫病囊液外溢播散种植可能,需要严格把握适应证,并且对手术人员资质要求较高。

7、肝移植

对于囊肿压迫第二肝门,导致肝脏严重淤血,传统治疗方法无效者,可考虑异体肝移植治疗。

其他治疗

肝包虫囊肿胆道并发症的ERCP治疗:ERCP在肝包虫囊肿所致胆道并发症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常用于控制胆道急性感染、减轻黄疸和保持术后胆道畅通。

疾病相关 更多»
卵巢囊肿6.3cm突然消失是怎么回事

卵巢囊肿6.3cm突然消失,通常与生理性囊肿的自然消退、检查误差或囊肿破裂等因素有关。了解这些原因,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监测和管理卵巢健康。1.生理性囊肿的自然消退:卵巢囊肿中有一部分是生理性的,如黄体囊肿、滤泡囊肿等。这些囊肿通常会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而出现和消失。对于6.3cm的卵巢囊肿,如果它是生理性的,那么在月经周期结束后,它有可能会自然消退。2.检查误差:超声检查是诊断卵巢囊肿的常用方法,但存在一定的误差

江燕萍 主任医师
肾囊肿多大就危险了

肾囊肿直径一旦超过5厘米,就需引起高度重视,因它可能对肾脏功能及患者健康构成潜在威胁。肾囊肿是肾脏内出现的与外界不相通的囊性肿块,当囊肿较小时,通常无症状且对肾脏功能影响小;但随着囊肿逐渐增大,其危险性也随之增加。当肾囊肿直径超过5厘米时,会压迫肾脏组织,可能导致肾功能异常,长期压迫还可能引发肾积水、腰痛等症状。同时,大囊肿更易发生破裂、出血或感染等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可能进一步损害肾脏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杨光 主任医师
半枝莲是伤肝还是护肝

半枝莲作为一种中草药,如果大量或不当使用,则可能对肝脏造成损伤,反之,适量且正确使用的情况下,对肝脏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1、伤肝:大量使用半枝莲可能会对肝脏造成损伤。半枝莲虽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其成分复杂,含有一些可能对肝脏产生负担的化学物质。在大量或长期不当地使用下,这些成分可能积累并对肝脏造成毒性作用,导致肝脏功能受损,严重时甚至引发药物性肝炎、肝损伤等不良反应。2、护肝:在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半枝莲则具有一定的护肝效果

李晖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
黄疸
乙肝 肝硬化 肝癌 肝炎 肝脓肿 肝功能衰竭
结石
胆结石 胆囊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 胆道结石 胰腺结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