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肝综合征
脾-肝综合征的诊断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患者既往阑尾炎、腹膜炎等病史以及饮食等情况,依据脾脏明显肿大、贫血、肝硬化等临床表现,结合各项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医生在诊断过程中需排查是否存在肝硬化、病毒性肝炎、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等疾病。

诊断依据

本病的诊断主要根据:

1、脾脏明显肿大。

2、全血细胞减少(骨髓示有核细胞成熟受阻)。

3、门脉高压症表现而肝功能受损多较轻。

鉴别诊断

1、病毒性肝炎

是因肝炎病毒引起,以肝脏损害为主的传染性疾病。患者常有食欲不振、恶心、腹胀、乏力、黄疸、右上腹疼痛不适等表现。体检可见肝掌、蜘蛛痣、皮肤及巩膜黄染、肝脾增大等体征。可通过临床表现以及病原学检查进行鉴别。

2、肝硬化

是各种慢性肝病发展的晚期阶段。病理上以肝脏弥漫性纤维化、再生结节和假小叶形为特征。晚期以肝功能减退和门静脉高压为主要表现,常出现多种并发症。早期患者可有乏力、食欲减退、腹胀、腹痛、腹泻等不适症状。体检可触及肿大的肝脏、质偏硬,脾也可有肿大表现。可通过病史、临床表现进行鉴别。

3、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简称慢粒,是一种发生在多能造血干细胞的恶性骨髓增殖性肿瘤。检查可有外周血粒细胞显著增多,且病情发展缓慢,脾脏多肿大。患者可有乏力、低热、多汗、盗汗、体重减轻、左上腹坠胀感等症状。根据典型血象、骨髓象改变,脾大,Ph染色体阳性或BCR-ABL融合基因阳性即可作出诊断。可通过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疾病相关 更多»
脾虚先治肝还是先调脾

脾虚一般建议先治肝再调脾,中医认为肝与脾关系密切,肝气郁结或肝火过旺易克制脾土,导致脾虚加重,因此需先疏肝理气,再重点健脾以恢复运化功能。中医五行理论中,肝属木,脾属土,木克土为正常制约关系,但若肝气不舒,肝木过度克制脾土,会直接导致脾虚症状(如食欲不振、腹胀、乏力)。此时若单纯健脾,肝郁未解,脾虚易反复。因此需先通过疏肝缓解肝气对脾的压制,再配合健脾增强脾的运化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善脾虚。若脾虚伴随明显情绪问题(如易怒、胸闷)、月经不规律或两胁胀痛,更需优先考虑疏肝

曾科学 主任医师
鹅蛋伤肝还是护肝

鹅蛋既非绝对伤肝也非直接护肝,其对肝脏的影响取决于食用量及个体健康状况,适量食用一般不会伤肝,过量或不当食用可能增加肝脏负担。鹅蛋富含优质蛋白质、卵磷脂及多种维生素,其中卵磷脂对肝细胞修复有一定辅助作用,适量食用可为肝脏提供营养支持;但鹅蛋蛋黄胆固醇含量较高,过量食用会使血液中胆固醇水平升高,增加肝脏代谢负担,尤其对高血脂、脂肪肝或肝功能不全者,可能加剧脂质代谢紊乱。此外,鹅蛋属高蛋白食物,若一次性食用过多,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等物质需经肝脏代谢,也可能加重肝脏工作负荷

黄汉超 主任医师
梨状肌综合征是单侧还是双侧

梨状肌综合征可以是单侧也可以是双侧,具体取决于病因和个体情况,多数患者以单侧发病为主,但少数情况下也可能双侧同时受累。梨状肌综合征主要由梨状肌充血、水肿、痉挛或肥厚等病变,刺激或压迫坐骨神经引起。由于梨状肌位于臀部两侧,单侧梨状肌因外伤(如跌倒时臀部着地)、长期不良姿势(如久坐、跷二郎腿)或过度使用(如跑步、跳跃)导致损伤时,通常仅引发单侧症状(如臀部疼痛、下肢放射痛)

许树才 主任医师
肘管综合征可以自愈吗

肘管综合征一般无法自愈,多因尺神经在肘管内受压或损伤引起,需通过干预解除压迫才能缓解症状,否则可能导致神经功能进行性损害。肘管综合征的常见病因包括肘部骨折畸形愈合、肘关节慢性劳损、肘管内囊肿或肿瘤等,这些因素会使肘管内压力增高,压迫尺神经,导致手部麻木、刺痛、肌肉无力甚至萎缩。若不治疗,神经受压时间过长会出现脱髓鞘改变甚至轴索变性,造成不可逆损伤。早期轻度压迫者可通过避免肘部过度屈曲、佩戴护肘、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缓解,但中重度患者需手术松解肘管、前移尺神经,才能彻底解除压迫

许树才 主任医师
疾病专区 更多»
腹泻
细菌性痢疾 阿米巴痢疾 轮状病毒肠炎 病毒性腹泻 感染性腹泻 大肠杆菌性胃肠炎
黄疸
乙肝 肝硬化 肝癌 肝炎 肝脓肿 肝功能衰竭
结石
胆结石 胆囊结石 肝内胆管结石 胆管结石 胆道结石 胰腺结石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