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
医生会询问患者病史,了解既往有无进食后上腹胀痛、隐痛的情况,了解患者有无慢性胆管炎等病史。结合临床表现以及B超、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CT等辅助检查结果综合进行诊断。需要与其他位置的结石进行鉴别。
鉴别诊断
胆道结石的症状相似,原发性胆总管结石需要通过影像学检查、结石成分检查了解结石发生的部位,与其他部位结石进行鉴别。
本病按病程可分:
1、慢性型
病程经数年至数十年,结石引起胆总管不完全梗阻,胆汁仍可在结石继隙间流过,故患者可能无黄疽及急性发作史。主要表现为消化功能紊乱、不规则上腹痛和发热等。
2、慢性梗阻型
结石使胆汁流通受阻,引起长期梗阻性黄疸,腹痛非主要症状,肝功能多有明显损害,病至后期引起胆计性肝硬化。
3、急性胆管炎型
最常见,反复发作的上腹痛、发热、畏寒及黄疽,治愈后,症状可较快缓解。
4、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型
并发急性胆管炎者若未及时治疗,或梗阻较完全,胆管感染严重时,在剧烈腹痛后出现恶寒、高热、休克
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通常不能治愈。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自身免疫性肝病,以肝内胆汁淤积、循环血液中出现抗线粒体抗体和肝内小胆管进行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破坏为特征,最终可能导致广泛性肝管破坏、胆汁性肝硬化甚至肝衰竭。目前,原发性胆汁性胆管炎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可能与免疫系统疾病、遗传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由于病因复杂且疾病呈进行性发展,现有的治疗手段主要是控制病情进展、缓解症状,而无法从根本上逆转疾病
胆囊结石患者在饮食上需避免食用高脂肪、高胆固醇、高糖食物,以及辛辣刺激性食物。1.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如油炸食品、动物内脏、肥肉、蛋黄、蟹黄等,会促使胆囊剧烈收缩以排出胆汁帮助消化,而胆囊结石患者的胆囊在收缩过程中,结石容易卡顿在胆囊管,引发胆绞痛,甚至导致胆囊炎发作。2.高糖食物:如果酱、蜜饯、甜饮料等,会使体内血脂升高,增加胆汁中胆固醇饱和度,促使结石形成或增大。3.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花椒等,会刺激胃肠道,引起胆囊的异常收缩和胆汁分泌紊乱,同样会增加胆囊结石发作风险